[發明專利]連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8585.8 | 申請日: | 2010-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88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近藤快人;增本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星電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13/648 | 分類號: | 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連接的連接裝置,特別是涉及將多個插入連接對應插頭的插孔構成一體的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在高速傳送電信號的連接裝置中,優選將相鄰的傳送路徑之間屏蔽以避免傳送路徑彼此互受影響,例如以往在相鄰的端子(觸點)之間配置用于防止串擾的屏蔽板(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31390號公報
最近,趨于使用將多級高速傳送用連接裝置構成為一體而構成的連接裝置,但是,對這樣構成的連接裝置而言,現狀是比較忽視各級連接裝置之間的串擾,例如處于未采取積極防止各級連接裝置端子間的串擾的對策這種狀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鑒于上述狀況而提供一種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具有將多個插孔構成為一體的結構,能夠大幅降低各插孔的端子群之間的串擾。
根據本發明,連接裝置具有將多個插孔(レセプタクル)構成為一體的結構,該插孔構成為保持有端子群的本體的前端部位于由殼體部件形成的開口內,在該連接裝置中,與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屏蔽板配置在各端子群之間。
根據本發明,連接裝置具有將多個插孔構成為一體的結構,能夠大幅降低各插孔的端子群之間的串擾。
附圖說明
圖1A是表示基于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一實施例的外觀主視圖,圖1B是表示基于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一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圖1C是表示基于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一實施例的外觀仰視圖;
圖2A是圖1A中的E-E線放大剖面圖,圖2B是圖1B中的F-F線放大剖面圖;
圖3是圖1所示的連接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表示端子群與屏蔽板的關系的立體圖;
圖5是用于說明屏蔽板的設置方法的圖;
圖6是用于說明屏蔽板與GND端子的導通結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并基于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圖1A、圖1B、圖1C是基于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一實施例的外觀圖。圖2A、圖2B分別是表示圖1A、圖1B的剖面結構的圖。圖3是分解為各部分的圖。在該實施例中,連接裝置構成為具有第一本體11、第二本體12、第三本體13、襯墊(スペ一サ)14、殼體15、屏蔽罩16、屏蔽板17、第一端子群20和第二端子群30。在圖3中表示分別在本體11、本體13、本體12和襯墊14上安裝并保持端子群20、端子群30、屏蔽罩16和屏蔽板17的狀態。在圖4中表示上述部件中的端子群20,30與屏蔽板17的位置關系。
首先,說明各部分的結構。
如圖3所示,本體11由基部11a和自該基部11a的前方壁以舌片狀突出的平板部11b構成,在基部11a的后方壁切開有大的切口11c。在基部11a的兩側壁,沿上下方向分別形成有卡合槽11d,在這些卡合槽11d的底面分別形成有突出部11e。
本體13與本體11同樣由基部13a和自該基部13a的前方壁以舌片狀突出的平板部13b構成。在基部13a的后方壁設有切口13c,在兩側壁分別設有卡合槽13d,在卡合槽13d的底面分別形成有突出部13e。
分別保持在這些本體11,13的端子群20,30的結構如圖4所示,分別由二列九根端子構成。如圖4所示,端子群20的第一列的四根端子21、第二列的五根端子22以及端子群30的第一列的四根端子31、第二列的五根端子32分別被折彎成L形。端子21由接片部21a和自該接片部21a折彎并延伸的垂直部21b構成,端子22也同樣由接片部22a和垂直部22b構成。另外,端子31由接片部31a和垂直部31b構成,端子32由接片部32a和垂直部32b構成。在接片部21a,22a,31a,32a的前端分別形成有與對應插頭接觸的觸點部21c,22c,31c,32c。
如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端子群20的端子22通過嵌件成型(インサ一ト成形)而保持在本體11中,觸點部22c位于形成在平板部11b的前端下面的凹部11f并向外部露出。另一方面,端子21的接片部21a被收納并定位在形成于平板部11b下面的槽11g中,ㄑ形的觸點部21c從平板部11b的下面突出。端子21的接片部21a被插在形成于本體11的基部11a的孔11h中,垂直部21b與端子22的垂直部22b一同位于形成在基部11a的切口11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星電株式會社,未經星電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85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