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平衡控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78412.6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6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浩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43005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衡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氣動平衡吊或機械手的全平衡控制閥。
背景技術
全平衡控制閥主要應用在各種場合中,諸如氣動平衡吊,氣動馬達,助力機械手等助力搬運場合。此外,也可應用于其他領域,諸如在需要將一些液壓缸或氣缸負載后能容易的停在任意位置。
目前在氣動平衡領域,多使用氣動調壓閥來完成氣體壓力的控制,其原理是通過轉動手柄來改變其輸出壓力,它不能感知負載力的變化而自動調節壓力,因此對需要自動感知負載力的變化而自動調節的平衡器來說是不符合要求的。此時,需要使用氣動調壓閥和氣動換向回路來串聯實現壓力的變化,顯然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
另外還有一種電-氣比例閥,則通過傳感器感知負載力的變化,而調節氣壓閥的壓力,顯然其缺點同樣是結構復雜成本高。
現有的全平衡控制方式控制回路比較復雜,元器件比較多,不利于維護;價格較高;由于控制件多由輸送管串聯,安全性不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平衡控制閥,以解決現有技術的控制閥結構復雜、安全性能較差且成本較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全平衡控制閥,包括:一氣路塊以及可與該氣路塊連接為一體的平衡閥體,其中:該氣路塊中設置有可儲存流體的儲存腔以及可與外部控制體相通的連通通道,且該儲存腔在該氣路塊中與該連通通道不相通;該平衡閥體上設置有平衡腔、輸入腔、輸出腔以及換向腔,各腔體內分別對應設置平衡閥芯、輸入閥芯、輸出閥芯以及換向閥芯,該些閥芯與對應腔體密封,且可在各自對應的腔體內在壓力控制下滑動;該輸入腔連通外部流體輸入控制組件,該輸出腔連通外部流體輸出控制組件以及外部流體回收組件,該換向腔連通外部流體換向控制組件,該平衡腔與輸出腔通過第一通道連接、該輸入腔與換向腔通過第二通道連接,該換向腔與該平衡腔通過第三通道連接,且該第二通道通過一輸入口接通外部流體源;該平衡腔、輸出腔以及輸入腔連通該氣路塊的與外部控制體相通的連通通道,該平衡腔與該輸入腔連通該儲存腔。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儲存腔用以實現其內部密封儲存的流體壓強和外部控制體內的流體壓強相等。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平衡閥芯的兩端各有一個精密彈簧,所述平衡腔的中間段和通過所述連同通道與外部控制體相通,且平衡閥芯的中間段和與所述平衡閥芯的兩端密封隔離。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平衡閥芯的一端感知外部控制體內流體壓力的變化,當流體壓力不對稱時,可定向運動,使平衡腔中間段和外部流體源或外部流體回收組件連通,使控制體內流體增加或減少。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當外部控制體內流體壓力回復初始值時,所述平衡閥芯兩端流體壓力又相等時,所述平衡閥芯恢復初始位,控制體內流體容量不再變化。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平衡閥芯、輸入閥芯、輸出閥芯以及換向閥芯各通過彈簧保持初始位置。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平衡腔與輸入腔與儲存腔連通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所述平衡腔設置第三開口,所述輸入腔設置第一開口,分別與設置在氣路塊上于儲存腔相通且位置對應于第一開口和第三開口的開口密封連接。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平衡腔設置第四開口和第五開口,該第四開口和第五開口連通該氣路塊的連通通道。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輸出腔設置有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連通氣路塊的該連通通道;該輸入腔通過第六開口連通該氣路塊的連通通道。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平衡閥芯上設置四個密封圈,該些密封圈與平衡腔的腔體壁貼合密封,且可跟隨平衡閥芯在平衡腔體內滑動。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換向閥芯上設置有兩個密封圈,該些密封圈與換向腔的腔體壁貼合密封,且可跟隨換向閥芯在換向腔內滑動。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輸出閥芯上設置有三個密封圈,該些密封圈與輸出腔的腔體壁貼合密封,且可跟隨輸出閥芯在換向腔內滑動。
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全平衡控制閥,所述輸入閥芯上設置有四個密封圈,該些密封圈與輸入腔的腔體壁貼合密封,且可跟隨輸入閥芯在換向腔內滑動。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使得本發明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第一,本發明無須通過復雜的控制元器件,僅僅通過平衡閥體內精巧的結構,即可實現平衡的效果,結構簡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浩,未經陳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84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壓執行機構的能量回收系統
- 下一篇:自吸式地坑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