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西瓜單倍體的生產方法及其專用培養基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8184.2 | 申請日: | 201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39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設;楊穎;裴曉利;沈文娟;宋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C12N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任鳳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西瓜 單倍體 生產 方法 及其 專用 培養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西瓜單倍體的生產方法及其專用培養基。
背景技術
單倍體是指具有配子染色體組成的孢子體。植物單倍體對植物遺傳育種有重要意義,其主要用途如下:①通過單倍體培養和染色體加倍可快速獲得純合系。在植物的育種過程中,傳統的多代自交、回交法一般需5-6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相對純合的自交系,而用單倍體技術僅需要5-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獲得純合的材料,從而大大加速了選育的進程,縮短了育種的年限,較快地獲得優良品種。②誘變單倍體可迅速發現隱性突變。單倍體培養獲得的純合植株,有利和不利的隱性突變基因都可以得到表達,進行離體誘變和抗性突變體篩選,可使選擇效率大大提高。③單倍體技術還可用于固定親本性狀,使原來親本更穩定均一。④理論研究。單倍體與二倍體雜交得到的非整倍體有助于解決測定連鎖群、二倍體的染色體組成分和基因劑量的作用等一些問題。
西瓜是葫蘆科的重要瓜類作物之一。長期以來,西瓜花藥培養研究倍受關注。薛光榮等(1982)對“瓊酥”和“周至紅”2個西瓜品種進行了花藥培養,獲得了單倍體植株,但其愈傷組織的誘導率僅為0.5%,育種難以利用。薛光榮等(薛光榮,余文炎等.1983.西瓜花藥離體培養獲得花粉植株.植物生理學通訊,NO.4.40-42)通過花藥培養獲得的花粉植株經過加倍得到了一個高產、抗病的西瓜優良品種。袁萬良等(袁萬良,付潤民,雷保林,曹小玲.1995.西瓜花培試驗初報.陜西農業科學,1:29-30.)改良培養基,解決了愈傷組織褐變死亡的問題,不僅將愈傷組織誘導率從0.5%提高到94.4,并且快速誘導出了綠色組織。魏瑛等(魏瑛,張俊蓮,陳年來等.西瓜花藥愈傷組織的誘導,甘肅農業大學學報,1998)在“西農8號”和“京欣1號”2個西瓜品種上,花藥愈傷誘導率達到57.7-62.9%。緱艷霞(緱艷霞2006西瓜花藥離體培養技術研究,[碩士論文].杭州:浙江大學)以3個品種“拿比特”、“春光”和“喜都”為材料,發現誘導培養基蔗糖60g/L、4℃下處理72h低溫預處理或30℃高溫預培養72h后置于25℃常溫黑暗培養有助于提高西瓜花藥愈傷組織的誘導率,誘導愈傷組織質地良好,但最終還是沒有獲得再生植株。研究還發現活性炭對西瓜花藥愈傷組織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李娟(李娟,張麗,李煥秀,宮國義,張海英,郭紹貴,許勇.2008.西瓜花藥培養技術研究中國瓜菜,4:8-10)在西瓜品種261上,先高溫(35℃)后常溫(26-30℃)的變溫培養,在誘導培養基MS+KT1.5mg/L+6-BA2.0mg/L+NAA1.5mg/L上愈傷誘導率最高達58.63%,將愈傷轉移愈傷增殖培養基MS+三十烷醇2.0mg/L+6-BA0.5mg/L上,培養5天出現深綠色點狀組織,培養10天,愈傷生長迅速,分生旺盛,產生大量綠色組織,出現叢生芽。當叢生芽長至2cm左右時轉至Ms+0.5mg/L?IBA上生根。當成功誘導出根的時將其轉入1/2MS+0.2mg/LIBA+1.0mg/LIAA上,獲得了植株,但未鑒定倍性,結果不明確。
在西瓜上,Sari?et?al(Sari.N,Abak.K,Pitrat.M,et?al.1994.Induction?ofparthenogenetic?haploid?embryos?after?pollination?by?irradiated?pollen?in?watermelon.HortScience,29:1189-1190.)研究了4個品種輻射花粉誘導單倍體技術(γ射線,輻射劑量200或300Gy,劑量率0.85Gy/min),接種了26個果實、13844粒種子,誘導了761個胚。在誘導的胚中,球形胚占72.8%、心形胚占0.7%,其它26.5%為壞死(17.1%)或軟化(9.2%)的心形胚。在品種間百粒種子胚誘導率、百胚植株誘導率和千粒種子植株誘導率存在顯著地差異。百粒種子胚誘導率的變異幅度為4.0%-14.2%,平均為5.5%;百胚植株誘導率的變異幅度為1.4%-3.5%,平均為2.2%;千粒種子植株誘導率的變異幅度為0.6%-3.1%,平均為1.2%。果實發育期對百粒種子胚誘導率、百胚植株誘導率和千粒種子植株誘導率也有顯著地影響。盡管5個星期百粒種子胚誘導率最高(8.3%),2-4個星的期變異幅度為3.7%-7.1%,但5個星期的百胚植株誘導率卻最低(0.5%),2-4個星的期變異幅度為2.4%-3.4%;5個星期的千粒種子植株誘導率也最低(0.4%),2-4個星的期變異幅度為1.1%-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未經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818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