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色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6649.0 | 申請日: | 2010-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43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周震;黃富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78 | 分類號: | C09K11/78;H01L3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象新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蘇愛華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色 熒光粉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屬于熒光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色熒光粉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白光LED是繼白熾燈、日光燈和節能燈之后的第四代照明電光源,被稱為21世紀綠色光源,具有綠色環保、壽命超長、高效節能、抗惡劣環境、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響應快、工作電壓低及安全性好的特點。LED固態光源替代傳統照明光源是大勢所趨。
目前白光LED發出白光的方式主要是利用熒光粉轉換法。已商業化的白光LED是發射蘭光(460nm)的InGaN管芯與發射黃光的YAG:Ce組成的。該方式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存在著顯色性差、色溫偏高、缺少紅色成分的缺點。因此,利用這種方案實現5000K以下的低色溫、Ra>80高顯色指數,高亮度的暖白光LED較難,需要加入可被藍光激發的紅色熒光粉來改善性能。研發可被藍光更有效激發的,光子轉換效率更高的熒光粉難度較大。LED的光色會變得更加柔和或鮮艷,以適應不同的應用需要,各色的熒光粉在白光和彩色LED領域中均有廣泛的應用,但在彩色LED上的應用還剛剛起步,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開發。
白光LED用的商用紅色熒光粉局限于氮化物、氧氮化物和硫化物基材,存在制備復雜、成本較高、服役穩定性差等特點。甚至,YAG:Ce黃粉在80℃下會有20%的發光強度衰減。開發具有良好發光特性、化學性質穩定、成本低的新型高性能紅色LED熒光粉,迫在眉睫。
新熒光粉的優秀基質材料至關重要,必須滿足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合適的禁帶寬度和晶體結構、以及低的生產成本。綜上所述,尋找良好的基質材料進而制備發光性能優異的LED用熒光材料具有重大的科學和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用于由蘭色或近紫外發光二極管激發的用于白光LED照明的紅色熒光粉材料Ln2M2O7:Eu(Ln=La、Gd、Y;M=Ti、Zr、Hf)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LED激發的紅色熒光粉,該材料的化學式可以表達為Ln2-xM2O7:xEu,并符合如下條件:Ln為La、Gd、Y的一種或組合,M為Ti、Zr、Hf的一種或組合,其中,Ln=La2-x-y-zGdyYz(0≤y+z≤2-x,x為Eu的摻雜量)和M=Ti2-x-yZrxHfy(0≤x+y≤2);Eu為發光中心,摻雜位于Ln位,摻雜值x=0.02-1.0,最佳x范圍0.3-0.5。該LED激發的新型紅色熒光材料,在蘭光芯片(455-465nm)或近紫外光芯片(380-395nm)激發下,發射出為570-640nm之間的熒光,紅色熒光在于600-620nm之間。
LED激發的紅色熒光粉Ln2-xM2O7:xEu(Ln=La、Gd、Y;M=Ti、Zr、Hf)的制備方法采用固相反應。首先按Ln2-xM2O7:xEu化學組成配比選用適量原料進行配料,采取球磨混料,使混料細化并充分混和;然后將球磨后的混料裝入剛玉坩堝或其它容器中,在爐內進行預燒,溫度為500~1000℃,時間為0~48h;所得粉體研磨后在800~1500℃再次進行燒制,反應時間為12~96h,此過程可重復進行;所制備的熒光粉體球磨、細化和篩分,即得到紅色熒光材料。
本發明采用的含Ln和Eu的原料為氧化物、金屬粉體、硝酸鹽、醋酸鹽;含M的原料為氧化物、金屬粉體、氧硫酸鹽。
本發明的創新之處在于Ln2M2O7材料通過稀土Eu3+摻雜獲得由蘭色LED激發的高亮度紅光,在Ln位的摻雜濃度可以高達40mol%,而且沒有引起熒光淬滅,摻雜濃度遠遠超過常見熒光粉最佳值(通常低于5~10%)。該熒光材料的基質具有3eV以上的帶隙,總體熒光粉體表顏色為白色的,在蘭光激發下呈現紅色,在濃酸下很穩定,可以克服YAG:Ce黃粉在高溫度(50-80℃)下具有衰減的特性。
本發明的材料可用于白光LED及相關顯示、照明器件。本發明的設計思路獨特,原料廉價易得,制備工藝簡單,材料的化學性質穩定,發光性能優異,是理想的白光LED用熒光粉候選材料。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66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安全剎車彈
- 下一篇:輕質生態混凝土磚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