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膠印輸出墨量預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76200.4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44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余節約;田培娟;項秀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41F31/02 | 分類號: | B41F3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膠印 輸出 預置 方法 | ||
1.一種膠印輸出墨量預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具體步驟是:
步驟(1)以讀入的數字圖像的寬度方向中線對準印刷機的軸向中線,以印刷機墨斗的一個墨區的寬度為單位,對數字圖像進行分區,計算每一分區的圖文面積覆蓋率;
步驟(2)根據數字圖像中圖文面積覆蓋率最大的一個分區的圖文面積覆蓋率值,確定墨斗輥的轉角設置值:
R=10+100×K×max{S1,…St}
其中R為墨斗輥轉角度數,S1,…St為數字圖像的1至t個分區的圖文面積覆蓋率值,K為調整系數,K=0.3~0.6;
步驟(3)給輸墨系統預設油墨,在串墨輥不串動的條件下,建立方程組,包括以下方程:
①每組墨輥的墨輥和墨輥之間每一壓印區域油墨量平衡方程,表示為:
其中δA表示墨輥A在與墨輥B接觸前的墨層厚度、δB表示墨輥B在與墨輥A接觸前的墨層厚度、δ′A表示墨輥A與墨輥B分離后墨輥A的墨層厚度、δ′B表示墨輥A與墨輥B分離后墨輥B的墨層厚度;
②墨輥和印版滾筒之間每一壓印區域油墨量平衡方程,表示為:
其中δC表示墨輥在與印版滾筒接觸前的墨層厚度,δD表示印版滾筒在與墨輥接觸前的墨層厚度,δC′表示墨輥與印版滾筒分離后墨輥的墨層厚度,δD′表示印版滾筒與墨輥分離后印版滾筒的墨層厚度,S為圖文面積覆蓋率值;
③印版滾筒和橡皮滾筒之間每一壓印區域油墨量平衡方程,表示為:
其中δE表示印版滾筒在與橡皮滾筒接觸前的墨層厚度,δF表示橡皮滾筒在與印版滾筒接觸前的墨層厚度,δE′表示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分離后印版滾筒的墨層厚度,δF′表示橡皮滾筒與印版滾筒分離后橡皮滾筒的墨層厚度;
④橡皮滾筒和承印物之間每一壓印區域油墨量平衡方程,表示為:
δ=0.7×δ′F,δ″F=0.3×δ′F
其中δ表示承印物上得到的墨層厚度,δF″表示橡皮滾筒與承印物分離后橡皮滾筒的墨層厚度;
由以上方程,根據承印物的墨層厚度要求和每一分區圖文覆蓋率得到輸墨系統中各墨輥、印版滾筒、橡皮滾筒的每一分區的預設油墨量,將每一分區的預設油墨量作為初始墨量值;
步驟(4)對初始墨量值在串墨輥串動的條件下模擬油墨傳遞,模擬印張每一分區的平均墨厚,具體方法是:
將輸墨系統、印版滾筒和橡皮滾筒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離散化處理,將墨輥和滾筒表面劃分成等大的柵格,把墨輥和滾筒的周向分為整數份的網格數,在運動過程中,兩輥表面的柵格的對應關系如下式:
l=j+round(L·sin(2πv(N-1)+φ+φ初)/D)
其中j、l分別表示輥A和輥B的軸向單元格位置序號;L表示串墨輥串動量;D表示一個單元格的軸向寬度;v表示串動速度,指印版滾筒轉一周,串動的周期數;N表示印版滾筒的旋轉周期序數,φ初表示串墨輥相對于印版滾筒起點的初始相位,φ表示印版滾筒在其旋轉過程中相對于起點的當前相位;
根據油墨轉移原理,如果相互滾壓的一對輥子A和B都沒有串動,輸出單元格的墨層厚度表示為:
H′B(i,j)=SAB[HA(k,l)+HB(i,j)
H′A(k,l)=(1-SAB)[HA(k,l)+HB(i,j)
其中HB(i,j)表示輥B輸入墨層厚度,H′B(i,j)表示輥B輸出墨層厚度;HA(k,l)表示輥A輸入墨層厚度,H′A(k,j)表示輥A輸出墨層厚度;SAB表示輥B的油墨分離率;k表示輥A的周向單元位置序號、i表示錕B的周向單元位置序號;
所述的輥A和輥B為相互滾壓的一對輥子,其中輥A為串墨輥、輥B為勻墨輥,輸出單元格的墨層厚度表示為:
H′B(i,j)=SAB[HA(k,l)+HB(i,j)
H′A(k,l)=(1-SAB)·c(i,j)·[HA(k,l)+HB(i,j)]+(1-c)HA(k,l)
步驟(5)比較模擬印張每一分區的平均墨厚和實際印刷所要求的標準墨厚的差值,利用比例調整的方法,調整設定的墨斗輥輸出墨量;
其中MD舊指墨斗輥原有的輸出墨量,MD新指墨斗輥調整后新的輸出墨量,BZ指實際印刷所要求的標準墨厚,PA指當前模擬印張上的墨層厚度;
步驟(6)重復步驟(4)和(5),反饋調整,逐次逼近,直至誤差小于設定值τ,即BZ-PA≤τ;
步驟(7)將最后一次調整后的墨斗輥輸出墨量轉換為墨鍵設置值,
MDi=k(Ii-bi)
MD為墨斗輥上油墨厚度,I為墨鍵設置值,k為轉換系數,b為各個墨鍵因磨損而產生的誤差,則:
根據I值設置各個墨鍵,利用計算得到的墨斗輥轉角R進行實際印刷的墨斗輥轉角設置,完成膠印機的輸出墨量預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62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管旋轉往復抽油泵
- 下一篇:一種含氮氧雜原子的不對稱結構調節劑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