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納米四氧化三鐵顆粒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6187.2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05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馬瑞;程繼鵬;張孝彬;劉芙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49/08 | 分類號: | C01G49/08;B82B3/00;H01F1/1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韓介梅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納米 氧化 顆粒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備納米四氧化三鐵顆粒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納米技術取得了不斷的發展。納米材料由于其不同于普通塊材的獨特性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納米結構的鐵磁性材料由于其廣泛的應用,比如作為鐵磁流體、先進磁性材料、催化劑原料、高密度磁存儲設備和生物醫學及生物藥學等方面,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興趣。
Fe3O4具有一定的磁性,在外磁場下能定向移動,粒徑小到一定范圍之內具有超順磁性,在外加交變電磁場作用下能產生熱量,其化學性質穩定,其用途相當廣泛。納米Fe3O4作為一種重要的鐵磁性材料,已經在電子器件、信息存儲器、MRI和藥品分離技術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被認為是生物學方面應用的理想替代材料。
Fe3O4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主要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一般采用真空冷凝法、物理粉碎法、機械球磨法等。但是產品一般純度低、粒徑分布不均勻,易被氧化,很難制備出10nm以下的納米顆粒?;瘜W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溶膠-凝膠法、微乳液法、水熱法等。以化學法獲得的Fe3O4納米顆粒雖然質量較好,粒徑較小,操作工藝也簡單,生產成本低,但生產周期較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的制備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的方法。
本發明的制備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攪拌下,將可溶性的Fe2+化合物和Fe3+化合物充分混合溶解于蒸餾水中,控制摩爾比Fe2+/Fe3+=0.5~2,混合溶液中總的Fe離子濃度為0.01~0.5mol/L;
2)攪拌下,將強堿溶解于蒸餾水中,OH-濃度應使溶液pH保持在11~13的范圍內,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的摩爾量為步驟1)Fe離子總摩爾量的5~10倍,OH-的摩爾量為步驟1)Fe離子總摩爾量的1~3倍;
3)將超聲波探頭置入步驟2)的溶液中,同時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步驟1)的混合溶液,在20~80℃下反應0.2~2h,得懸濁液,控制超聲波功率在80~240W,頻率在20~40KHz范圍內;
4)將步驟3)的懸濁液離心分離或濾紙過濾,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反復洗滌后,干燥,得Fe3O4納米顆粒。
本發明中對可溶性的Fe2+化合物和可溶性的Fe3+化合物沒有特殊要求,只要完全溶解于水中能得到Fe2+和Fe3+的化合物都符合要求。可溶性的Fe2+化合物可以是FeSO4或FeCl2,可溶性的Fe3+化合物可以是Fe2(SO4)3、FeCl3或Fe(NO3)3。
上述的強堿可以選擇NaOH、KOH和LiOH中的一種或其混合物。表面活性劑可以選用醋酸鈉、聚乙烯吡烙烷酮、油酸鈉、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鈉和油酸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制得納米顆粒為Fe3O4單相,純度高。
(2)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
(3)成品形貌規則,顆粒尺寸在10nm以下。
附圖說明
圖1實施例1的Fe3O4的TEM照片;
圖2實施例2的Fe3O4的TEM照片
圖3實施例3的Fe3O4的TEM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61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