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6-烴氧基-2-烷硫基-8-氮雜嘌呤及其合成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5737.9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50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杜洪光;陳霖;王樹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87/04 | 分類號: | C07D487/04;A61P31/12;A61P35/00;A61P7/02;A61P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烴氧基 烷硫基 嘌呤 及其 合成 | ||
1.6-烴氧基-2-烷硫基-8-氮雜嘌呤化合物,其化學結構式通式如下:
R1、R2分別為C1-C12的鏈狀或者環狀的烷基,或者為H、苯基或芳基,R1與R2相同或者不同。
2.按照權利要求1的6-烴氧基-2-烷硫基-8-氮雜嘌呤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鏈狀烷基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環狀烷基為環丙基、甲基環丙基、環丁基、甲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芳基為苯基、烷基苯取代基或苯的衍生物取代基。
3.按照權利要求2的6-烴氧基-2-烷硫基-8-氮雜嘌呤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苯取代基為鄰甲苯基、間甲苯基、對甲苯基、二甲苯基、乙苯基,苯的衍生物取代基為硝基苯基、氨基苯基、氟苯基、烷氧苯基。
4.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1.0equiv?2-硫代巴比妥酸溶于1.0equiv?NaOH的水溶液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equiv鹵代烷R1X,室溫條件下反應2~72h,再用鹽酸調節pH=3~4即可析出產物2-烷硫基-4,6-二羥基嘧啶Ⅱ,X=Cl或Br,I;
b)在50~60℃條件下,將1.0equiv?2-烷硫基-4,6-二羥基嘧啶少量多次地加入到足量的濃HNO3與冰醋酸的混合體系中,其中濃HNO32.35equiv,濃HNO3與冰醋酸的體積比為1∶3,投料完畢后繼續保持反應在該溫度下進行1h,用足量的溶劑稀釋過量的酸可析出固體產物5-硝基-2-烷硫基-4,6-二羥基嘧啶Ⅲ,所述溶劑為水、乙酸乙酯等;
c)室溫下,將5-硝基-2-烷硫基-4,6-二羥基嘧啶1.0equiv與足量的POCl3?6.0equiv相混合,再滴加1.5equiv的堿使反應引發,升溫至回流并保持反應在回流條件下進行1h。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完全水解過量的POCl3,分液、萃取、干燥、濃縮,柱色譜分離得到目標產物4,6-二氯-5-硝基-2-烷硫基嘧啶Ⅳ,所述的堿為N,N-二甲基苯胺、三乙胺、吡咯烷;
d)室溫條件下,將4,6-二氯-5-硝基-2-烷硫基嘧啶1.0equiv用THF溶解后,滴加3.35equiv的堿,再緩慢將溶有濃氨水1.0equiv的1,4-二氧六環溶液滴加到反應體系中,滴加完畢后,再保持反應在室溫條件下進行1h,旋蒸除去溶劑,柱色譜分離梯度洗脫得到目標產物4-氨基-6-氯-5-硝基-2-烷硫基嘧啶Ⅴ,所述堿為N,N-二甲基苯胺、三乙胺、吡咯烷;
e)4-氨基-6-氯-5-硝基-2-烷硫基嘧啶1.0equiv和NH4Cl?7.5equiv溶于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5∶1,開啟攪拌并加熱升溫,回流開始后加入還原鐵粉2.85equiv,保持反應在回流條件下進行1.5h,冷卻至室溫,過濾除去鐵的氧化物并用乙醇充分洗滌;母液經旋蒸除去溶劑,再用乙酸乙酯充分溶解,再次過濾除去不溶的FeCl3并用乙酸乙酯充分洗滌,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硅膠,旋蒸濃縮后制成干粉,柱色譜分離得到目標產物6-氯-4,5-二氨基-2-烷硫基嘧啶Ⅵ;
f)室溫下將6-氯-4,5-二氨基-2-烷硫基嘧啶1.0equiv溶入冰醋酸與水的混合溶劑中,冰醋酸與水的體積比為1∶1,充分攪拌后冰鹽浴冷卻至5℃以下;NaNO2?1.1equiv溶于少量水中形成溶液分次緩慢滴加至反應體系中,滴加完畢后保持反應在冰鹽浴中低于5℃的條件下攪拌30min,使體系中的重氮鹽充分形成,再迅速移入50℃水浴中并保持反應1h,反應完畢后用水稀釋,生成目標產物6-氯-2-烷硫基-8-氮雜嘌呤Ⅶ;
g)室溫下,6-氯-2-烷硫基-8-氮雜嘌呤1.0equiv與相應的醇鈉或酚鈉R2ONa2~3equiv相應的醇溶液或四氫呋喃溶液在室溫下反應2~16h,然后水解過量的醇鈉或酚鈉,調節體系的pH至3~4,即可得到目標產物6-烴氧基-2-烷硫基-8-氮雜嘌呤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5737.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FPGA多核系統的核間通信方法
- 下一篇:數據寫入方法與計算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