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74553.0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55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軒;熊慧;郝沛;李亦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眾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Q1/7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趙楓 |
| 地址: | 215125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星湖街218***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dna 序列 條碼 矯正 二代 通量 偏差 方法 | ||
1.一種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
方式一:將10個核酸序列組成的序列條碼(用N代表)加到454建庫adaptor的下游直接與樣本DNA相連的部分(其中字體加粗的部分為序列互補部分)或者,
方式二:將10個核酸序列組成的序列條碼(用N代表)通過2個PCR引物加到測序樣品的一端,核酸序列條碼通過最后一輪PCR引入
5’-NNNNNNNNNN-與樣本序列上游互補的特異序列-3’
5’-NNNNNNNNNN-與樣本序列下游互補的特異序列-3’,或者,
方式三:將高通量測序引導序列和10(5×2)個核酸序列條碼(用N代表)通過PCR加到測序樣品的兩端(每端5個核酸條碼序列),核酸序列條碼通過最后一輪PCR引入
#PA:5’-CCATCTCATCCCTGCGTGTCTCCGACTCAG-N5-與樣本序列上游互補的特異序列
#PB:5’-CCTATCCCCTGTGTGCCTTGGCAGTCTCAG-N5-與樣本序列下游互補的特異序列,
上述三種方式DNA序列條碼對不同樣品DNA通過測序平臺高通量測序獲得的豐度數據進行矯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式一主要應用于多種不知序列DNA混合片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式一通過DNA接頭與DNA樣本的連接(ligation)反應來引入核酸序列條碼,DNA樣本片段利用nebulization的方法打斷后,使用Agencourt的AMPure?XP試劑提取400-800bp的DNA片段,經過末端修復后,利用Klenow?polymerase酶和dATP加入3’A-tail。然后對3,A-tailed?DNA樣品和有酸序列條碼的DNA接頭連接(ligatio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式二和方式三應用于已知序列的單一或幾種DNA混合片段。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單一或幾種DNA混合片段為PCR產物或病毒DNA。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式二和方式三利用與樣本序列互補的特異序列作為引物,通過一輪的PCR反應來引入核酸序列條碼。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測序平臺為454Genome?Sequencer、SOLiD或Polynator。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通過方式二引入核酸序列條碼后的產物,還要通過建庫步驟才能進入454的高通量測序的emPCR步驟。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通過方式三引入核酸序列條碼后的產物,可直接進入454的高通量測序的emPCR步驟。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DNA序列條碼矯正二代高通量測序的序列豐度偏差的方法,其特征是:適用于病毒或病毒片段的測序、PCR片段的測序、cDNA的測序或DNA序列甲基化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眾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眾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455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