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持式通信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3951.0 | 申請日: | 2010-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38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芝吟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張燕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通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持式通信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軟墊的手持式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手持式通信裝置例如是移動電話(mobile?telephone)被使用時,使用者常會以臉部貼在手持式通信裝置的機體以進行通話。
然而,使用者臉部的油污常會污染到機體,例如是污染到機體的顯示面板。如此,將影響機體的顯示面板的顯示質量。此外,當接觸到機體的油污滲入機體內部時,可能導致機體的故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持式通信裝置,其具有軟墊。當使用手持式通信裝置時,軟墊可隔離手持式通信裝置的機體與使用者的臉部,避免使用者臉部的油污污染到機體。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手持式通信裝置。手持式通信裝置包括一機體及一軟墊。軟墊能夠移動地設于該機體的邊緣,用以隔離機體與一使用者的臉部。
本發明的功效在于,本發明上所揭露的手持式通信裝置,其具有軟墊。當使用手持式通信裝置時,軟墊可隔離手持式通信裝置的機體與使用者的臉部,避免使用者臉部的油污污染到機體。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軟墊升起后的示意圖;
圖3為圖2局部3’中軟墊的放大圖;
圖4為圖2局部3’中機體的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裝置的主視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裝置的主視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裝置的前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
100、200、300、400:手持式通信裝置
102、302、402:機體
104、204、304、404:軟墊
106:通信模塊
108、408:顯示面板
110、410:外側面
112:內側面
114:貫穿部
116:控制單元
118:第一滑動部
120:第二滑動部
128:抵靠部
322:第一外側面
324:第二外側面
426:貫穿槽
428:表面
a:適當距離
D1:內徑
L1: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及圖2,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裝置的前視圖,圖2為圖1的軟墊升起后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手持式通信裝置100例如是移動電話或具有通信功能的個人數字秘書(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其包括機體102、軟墊104、通信模塊106及控制單元116。機體102包括顯示面板108并具有外側面110,外側面110為機體102的邊緣側面。通信模塊106用以發出、接收及處理通信信號(未繪示)。其中,控制單元116電性連接于通信模塊106及顯示面板108,以控制通信模塊106及顯示面板108。
軟墊104的材質具有可撓性,例如是橡膠或塑料。軟墊104能夠移動地設于機體102的邊緣,例如是機體102的外側面110上。當使用者使用手持式通信裝置100時,軟墊104可隔離機體102與使用者的臉部,避免使用者臉部的油漬或雜質污染到機體102,例如是避免污染到顯示面板108。
本實施例的軟墊104為封閉環狀體,其環繞機體102的整個邊緣設置。軟墊104的內側面112與機體102的外側面110為干涉配合(interference?fit)或過渡配合(transition?fits)。進一步地說,如圖2所示,軟墊104具有貫穿部114,其外形相似于機體102的外側面110所圍繞出的外形,即矩形。且,貫穿部114的面積略小于機體102的外側面110所圍繞出的面積,使軟墊104以貫穿部114設于機體102的外側面110時,軟墊104與機體102為干涉配合或過渡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39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