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石膏為原料制備活性碳酸鈣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72205.X | 申請日: | 2010-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0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偉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F11/18 | 分類號: | C01F1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3002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膏 原料 制備 活性 碳酸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活性碳酸鈣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活性碳酸鈣是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超細固體材料,作為無機填料現已廣泛應用于橡膠、塑料、造紙、涂料、油墨等工業產品中。輕質碳酸鈣工業化生產主要方法是以石灰乳中通入CO2氣體進行碳化反應所制備,再經活化處理得到活性輕質碳酸鈣。
目前我國工業副產品磷石膏、脫硫石膏、檸檬酸石膏和氟石膏逐年增多,由于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造成堆積,成為我國數量龐大的工業固廢之一。對這些石膏進行開發,具有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以石膏(檸檬酸石膏,或脫硫石膏,或磷石膏)為原料,通過加水或蒸發水分調節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0.3-40,加入碳酸鈣活化劑(硬脂酸、鈦酸脂、鋁酸脂、磷酸脂和硅烷偶聯劑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混合使用)至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碳酸鈣活化劑的質量比為100∶1.0-2.5,加入碳酸氫銨至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碳酸氫銨的質量比為100∶92-106,混合均勻,室溫下研磨5-12h,加水攪拌,過濾,用水洗滌沉淀物至濾液用BaCl2溶液檢驗無白色沉淀,將沉淀物干燥,得到粒徑0.2-5微米活性碳酸鈣產品,濾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硫酸銨固體。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一:
取脫硫石膏(來源于江蘇省鎮江市諫壁發電廠)100克,石膏含水量為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6,通過蒸發水分使石膏中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0.3,加入鈦酸酯1.0克,加入碳酸氫銨100克,混合均勻,室溫下研磨12h,加水攪拌,過濾,用水洗滌沉淀物至濾液用BaCl2溶液檢驗無白色沉淀,將沉淀物干燥,得到粒徑0.2-0.6微米活性碳酸鈣產品。濾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硫酸銨固體。
實例二:
取檸檬酸石膏(來源于山東日照金禾博源生化有限公司)100克,石膏含水量為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28,加入硬脂酸1.3克,加入碳酸氫銨80克,混合均勻,室溫下研磨7h,加水攪拌,過濾,用水洗滌沉淀物至濾液用BaCl2溶液檢驗無白色沉淀,將沉淀物干燥,得到粒徑2-4微米活性碳酸鈣產品。濾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硫酸銨固體。
實例三:
取檸檬酸石膏(來源于安徽豐原馬鞍山生物化學有限公司)100克,石膏含水量為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37,加水使石膏中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40,加入硅烷偶聯劑1.8克,加入碳酸氫銨67克,混合均勻,室溫下研磨5h,加水攪拌,過濾,用水洗滌沉淀物至濾液用BaCl2溶液檢驗無白色沉淀,將沉淀物干燥,得到粒徑3-5微米活性碳酸鈣產品。濾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硫酸銨固體。
實例四:
取磷石膏(來源于安徽銅陵有色金屬集團)100克,石膏含水量為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14,通過蒸發水分使石膏中二水合硫酸鈣固體與液態水的質量比為100∶10,加入鋁酸酯1.0克和硬脂酸0.7克,加入碳酸氫銨88克,混合均勻,室溫下研磨9h,加水攪拌,過濾,用水洗滌沉淀物至濾液用BaCl2溶液檢驗無白色沉淀,將沉淀物干燥,得到粒徑0.7-2微米活性碳酸鈣產品。濾液蒸發結晶后得到硫酸銨固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業大學,未經安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22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