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開腹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2069.4 | 申請日: | 2010-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2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郭丙辰;韓娜娜;郭澤琨;郭澤璐;韓麗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丙辰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慶德 |
| 地址: | 261061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開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腹腔手術用器械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撐開腹腔的開腹器。
背景技術
在做腹腔手術時,需要自腹壁做切口,將開腹器自切口處伸入撐開腹壁,使術野暴露。現有的開腹器包括一端鉸接在一起的兩張腹臂,兩張腹臂的底部各裝有張腹板,使用時打開張腹臂使兩張腹臂形成一定角度,張腹板抵住腹壁,從而使術野暴露。該開腹器存在的缺點是:腹腔內臟器多,針對某一臟器進行手術時,需要多位醫護人員用醫用器具從各個方向牽拉其他臟器,進行手術時醫護人員難以保證牽拉臟器的角度和力度,從而易造成術野暴露不穩定,加大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也易延長手術時間,不利于患者的康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能保證牽拉臟器的角度和力度并能保證術野暴露的一種開腹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如下結構的開腹器:該開腹器包括一端鉸接在一起、另一端部各裝有張腹板的兩只張腹臂,兩張腹臂的鉸接端設有鎖緊裝置,其結構特點是:至少一張腹臂上滑動連接有拉桿,該張腹臂還設有拉桿鎖定裝置,拉桿上靠近張腹板的一端裝有臟器牽拉板。
采用上述結構后,在做腹腔手術時,將該開腹器自切口處伸入,打開兩張腹臂使兩張腹臂形成一定角度并通過鎖緊裝置鎖定其張開角度,設置在張腹臂端部的張腹板抵住腹壁并撐開腹壁,將拉桿的內伸端伸入腹腔內,到達指定位置后通過臟器牽拉板勾住臟器,再將拉桿回拉并通過拉桿鎖定裝置鎖定拉桿,從而撥開其他臟器使需要進行手術的臟器暴露,使用該開腹器能使術野暴露充分,用拉桿伸入端的臟器牽拉板撥動其他臟器代替醫護人員手工操作,有利于控制牽拉臟器時的力度和角度,并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因此本發明具有能保證牽拉臟器的角度和力度并能保證術野暴露的優點。
兩張腹臂上各連接有一只拉桿。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述臟器牽拉板通過方向調節機構連接在拉桿上,通過方向調節機構可以調整臟器牽拉板的伸入方向和牽拉方向,以便于臟器牽拉板更好的勾住并牽拉臟器。
作為方向調節機構的一種具體結構形式,其包括通過第一鉸接軸鉸接在拉桿端部的支座,第一鉸接軸上螺接有第一鎖緊螺母,所述的臟器牽拉板安裝在支座上。
作為上述方向調節機構的改進,支座上通過第二鉸接軸鉸接有連接座,第二鉸接軸上螺接有第二鎖緊螺母,所述的臟器牽拉板安裝在連接座上。第一鉸接軸垂直于兩張腹臂所在的平面,第二鉸接軸平行于兩張腹臂所在的平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臟器牽拉板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長孔,連接座上螺接有穿過長孔的固定螺栓。
所述臟器牽拉板上遠離長孔的部分大致呈弧狀。
張腹臂上設有滑動槽,拉桿安裝在滑動槽中,所述拉桿鎖定裝置包括穿過滑動槽的螺栓及螺接在螺栓上的鎖定螺母。
其中一張腹臂上開設有弧形槽,所述鎖緊裝置包括穿過兩張腹臂和弧形槽的螺栓及螺接在螺栓上的螺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向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向的示意圖;
圖4為圖1中C-C向剖視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丙辰,未經郭丙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206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手術機器人
- 下一篇:適用于不同體型的心電信號或心跳頻率實時采集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