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72040.6 | 申請日: | 201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50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永勝;趙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永勝 |
| 主分類號: | F03D7/06 | 分類號: | F03D7/06;F03D3/06;F16H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師事務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 地址: | 內蒙古自治區(qū)鄂***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角度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風力發(fā)電機,特別涉及一種垂直轉動風力發(fā)電機用的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風力發(fā)電機是一種新能源發(fā)電機,利用風力作為能源,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目前的風力發(fā)電機多為水平型,即轉動軸和風向平行,這種風力發(fā)電機需要安裝的比較高,以保證其槳葉的轉動空間。所以風力發(fā)電機通常安裝在空曠的地方。為縮小風力發(fā)電機的體積,出現(xiàn)一種垂直風力發(fā)電機,垂直風力發(fā)電機的轉動軸和風向垂直,一般是垂直安裝在地面上。這種風力發(fā)電機通常占用空間較小,可以在水平風力發(fā)電機無法安裝的地方安裝使用。
但是垂直風力發(fā)電機的葉片圍繞一垂直軸轉動,就會出現(xiàn)順風轉動和逆風轉動兩種狀態(tài),在前一種狀態(tài)中,是作功狀態(tài);后一種狀態(tài),逆風而進,必然要耗功。這就是垂直風力發(fā)電機必須克服的缺陷。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
本發(fā)明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包括主軸、風葉和風葉框架,其中,在風葉框架上裝有若干個風葉,每個風葉安裝在風葉軸上,風葉軸安裝在風葉框架上,可以轉動;風葉框架安裝在主軸上,圍繞主軸轉動;主軸上安裝有固定的驅動輪,風葉軸上安裝有被動輪,驅動輪和被動輪之間設有傳動裝置,驅動輪和被動輪的傳動比為1∶2,被動輪的轉動方向和風葉框架的轉動方向相同。
所述傳動裝置為行星齒輪加鏈條傳動,即在驅動輪四周設有行星齒輪,行星齒輪上設有鏈輪,被動輪也采用鏈輪形式,鏈輪和被動輪之間有鏈條。
所述傳動裝置為錐型齒輪加錐型齒輪桿加錐型齒輪,即驅動輪為錐型齒輪,被動輪也為錐型齒輪,兩者之間用錐型齒輪桿連接。
所述傳動裝置為錐型齒輪加蝸桿加渦輪,即驅動輪為錐型齒輪,被動輪為渦輪,驅動輪和被動輪之間采用一端為錐型齒輪的蝸桿連接。
本發(fā)明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可以確保風葉在風葉框架的順風點和風向垂直,到風葉框架的逆風點和風向平行,使得整個風力發(fā)電機高效運轉,獲得最大的風力能量轉為為機械能,可以適用于任何一種垂直風力發(fā)電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的俯視圖(采用行星齒輪+鏈條方式);
圖2是本發(fā)明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的側視圖(采用錐形齒輪方式);
圖3是錐型齒輪傳動方式的示意圖;
圖4是錐型齒輪+蝸輪蝸桿傳動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作更詳盡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的俯視圖,圖是其側視圖。
本發(fā)明變角度風葉控制裝置,包括主軸1、風葉7和風葉框架8,其中,在風葉框架8上裝有8個風葉7,每個風葉7安裝在風葉軸9上,風葉軸9安裝在風葉框架7上,可以轉動;風葉框架7安裝在主軸1上,圍繞主軸1轉動;主軸1上安裝有固定的驅動輪1、1a,風葉軸9上安裝有被動輪6、6a、6b,驅動輪1和被動輪6之間設有傳動裝置,驅動輪1和被動輪6的傳動比為1∶2,被動輪6的轉動方向和風葉框架7的轉動方向相同,確保風葉的轉角=1/2風葉框架轉角,在風葉框架180°對稱點,風葉的角度為90°。
傳動裝置為行星齒輪加鏈條傳動,即在驅動輪1四周設有行星齒輪2,行星齒輪2上設有同軸鏈輪4,被動輪6也采用鏈輪形式,鏈輪4和被動輪6之間有鏈條5。本例中,驅動輪1和行星齒輪2的齒數(shù)比為1∶2,鏈輪4和被動輪6的齒數(shù)比為1∶1。
傳動裝置為錐型齒輪加錐型齒輪桿加錐型齒輪(見圖2、圖3),即驅動輪1為錐型齒輪1a,被動輪6也為錐型齒輪6a,兩者之間用錐型齒輪桿5a連接。驅動輪1和被動輪6的齒數(shù)比為1∶2。
傳動裝置為錐型齒輪加蝸桿加渦輪(見圖4),即驅動輪1為錐型齒輪1a,被動輪6為渦輪6b,驅動輪1a和被動輪6b之間采用一端為錐型齒輪的蝸桿5b連接。蝸桿蝸輪采用10∶1,錐形齒輪1a和蝸桿5b上的錐形齒輪的齒數(shù)比為5∶1。
該裝置可以多層設置,使用該裝置的風力發(fā)電機也可以多層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永勝,未經趙永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20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