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清漂船分散漂浮物收集耙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1898.0 | 申請日: | 201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1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立娟;蔣爽;顧磊;倪福生;郭衛;錢雪松;徐立群;紀秀林;李洪彬;周忠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龍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觀;張云 |
| 地址: | 2130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漂船 分散 漂浮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漂船分散漂浮物收集耙。
背景技術
當清漂船采用傳統的抓斗來收集雜物或者垃圾的情況下,在遇到岸邊或者淺水區等船體不能夠駛進去的情況時,存在以下的缺點:一是工作效率比較低,二是對于岸邊的雜物或者垃圾,抓斗不容易全部抓進,會有殘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且能對岸邊的雜物或者垃圾能徹底清理的清漂船分散漂浮物收集耙。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清漂船分散漂浮物收集耙,包括底座、主臂和第一液壓缸,所述主臂的一端與底座鉸接,第一液壓缸的一端與底座鉸接,另一端與主臂的臂身鉸接,其改進點在于:還包括中間臂、抓耙臂、抓耙、第二液壓缸和第三液壓缸,第二液壓缸的一端與主臂的臂身鉸接,另一端與中間臂的一端鉸接,中間臂的臂身與主臂的另一端鉸接,第三液壓缸的一端與中間臂的臂身鉸接,另一端與抓耙臂的一端鉸接,抓耙臂的臂身與中間臂的另一端鉸接,抓耙臂的前端與抓耙轉動連接,抓耙臂上裝有馬達,馬達的輸出軸裝連主動齒輪,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從動齒輪傳動連接抓耙。
所述從動齒輪與從動軸相連或制成一體,所述從動軸與抓耙固定連接,所述從動軸通過軸承轉動支撐在抓耙臂上。
所述抓耙包括耙柄和耙爪,耙柄與從動軸固定連接,耙爪與耙柄鉸接,耙爪與耙柄之間還連接有復位彈簧。
所述抓耙具有至少5個耙爪。
所述主臂具有折彎,所述第一液壓缸位于主臂下方,且鉸接在主臂的折彎處。
采用上述結構后,收集耙能把遠處的漂浮物收攏到清漂船附近,收集耙由三節組成,每節之間鉸接連接,這樣可以使收集耙臂自由靈活的運動,因為收集耙的各節可以靈活轉動,所以收集耙臂的臂長可以靈活收縮和伸長,即收集耙臂的清掃半徑也可以靈活變化,保證了清理最大臂長范圍內的區域,工作效率高,且能對岸邊的雜物或者垃圾進行徹底清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抓耙放置狀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抓耙放置狀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圖3的A-A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使用狀態一的示意圖;
圖7為圖6的俯視圖;
圖8為本發明使用狀態二的示意圖;
圖9為圖8的俯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的運動范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照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對本發明作出進一步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清漂船分散漂浮物收集耙,包括底座1、主臂2和第一液壓缸5,所述主臂2的一端與底座1鉸接,第一液壓缸5的一端與底座1鉸接,另一端與主臂2的臂身鉸接,還包括中間臂3、抓耙臂4、抓耙4-1、第二液壓缸7和第三液壓缸8,第二液壓缸7的一端與主臂2的臂身鉸接,另一端與中間臂3的一端鉸接,中間臂3的臂身與主臂2的另一端鉸接,第三液壓缸8的一端與中間臂3的臂身鉸接,另一端與抓耙臂4的一端鉸接,抓耙臂4的臂身與中間臂3的另一端鉸接,抓耙臂4的前端與抓耙4-1轉動連接,抓耙臂4上裝有馬達4-4,馬達4-4的輸出軸裝連主動齒輪4-2,主動齒輪4-2與從動齒輪4-3嚙合,從動齒輪4-3傳動連接抓耙4-1。
所述從動齒輪4-3與從動軸4-5相連或制成一體,所述從動軸4-5與抓耙4-1固定連接,所述從動軸4-5通過軸承4-6轉動支撐在抓耙臂4上。從而使得抓耙4-1能夠靈活地繞從動軸4-5的中心軸線轉動。
所述抓耙4-1包括耙柄4-1-1和耙爪4-1-2,耙柄4-1-1與從動軸4-5固定連接,耙爪4-1-2與耙柄4-1-1鉸接,耙爪4-1-2與耙柄4-1-1之間還連接有復位彈簧4-7。
所述抓耙4-1具有至少5個耙爪4-1-2。
所述主臂2具有折彎,所述第一液壓缸5位于主臂2下方,且鉸接在主臂2的折彎處。
如圖6~10所示,本發明在使用的時候,安裝在清漂船的一側或者兩側,底座1通過法蘭盤安裝在回轉支承9上,回轉支承9轉動安裝在固定于船身上的回轉支承座9-2上,回轉支承9由船體上安裝的減速電機9-1通過齒輪帶動,回轉支承9可帶動收集耙進行180度的旋轉。
本發明可以有兩種工作方式分別對應不同的漂浮物。第一種工作方式是“耙”,如圖1、2、6、7、10所示,這時抓耙4-1的各耙爪4-1-2的排列方向與抓耙臂4的伸縮方向垂直或大體垂直,耙臂通過底座1和收集耙臂的各節靈活轉動,把周圍的需要打撈的漂浮物全部耙到清漂船的周圍,再收集漂浮物。因為在岸邊或者淺水區,工作船不能夠駛進去,用耙臂可以輕易把所有岸邊需要清理的雜物和漂浮物全部耙進清漂船周圍,從而實現打撈和清理。第二種工作方式為“掃”,如圖3、4、5、8、9所示,由于抓耙臂4上安裝了馬達4-4,馬達4-4可以使抓耙4-1相對抓耙臂4前端的從動軸4-5的中心軸線轉動,當抓耙4-1旋轉到各耙爪4-1-2的排列方向與抓耙臂4的伸縮方向相同或大體相同時,即可以進行掃的工作。這種“掃”的工作方式,收集耙臂以與船體相連的底座1為軸心,耙臂長為半徑,進行180度范圍內的“清掃”,把船體一側的需要清理的漂浮物全部“掃”到船頭,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因為收集耙臂的各節可以靈活轉動,所以收集耙臂的臂長可以靈活收縮和伸長,即收集耙臂的清掃半徑也可以靈活變化,保證了清理最大臂長范圍內的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未經河海大學常州校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18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護坡生態袋
- 下一篇:人工地下河地下地上水庫蓄水循環發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