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位置的機器對機器通信方法、系統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71639.8 | 申請日: | 2010-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4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郭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04 | 分類號: | H04W8/04;H04W48/04;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潔;李文紅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位置 機器 通信 方法 系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機器對機器通信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位置的機器對機器的通信方法、系統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M2M(Machine?to?Machine,機器對機器)通信業務也具有越來越大的市場潛力。而M2M的市場潛力不僅限于通信業,它還可用于雙向通信,如遠距離地收集信息、設置參數和發送各種業務指令。
通常,一個M2M應用系統包括有MTC?Devic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Decive,機器類型通信設備)、MTC?Server(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Server,機器類型通信應用服務器)和網絡部分。其中,網絡部分提供MTC?Device和MTC?Server之間的通信,包括接入網網元和核心網網元,核心網網元具體包括SAE(System?Architecture?Evolution,系統架構演進)/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的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移動管理實體),,或2G/3G系統的SGSN(Serving?GPRSSupport?Node,服務GPRS支持節點,)等各種邏輯功能體;MTC?Device是具有M2M功能的終端,例如,特殊的行業應用終端;MTC?Server一方面可以搜集或處理MTC?Device上傳的業務數據,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各個MTC?Device進行監控。
在各種M2M的應用場景中,有一種基于位置的M2M通信業務。例如,在機動車上安裝用于測量移動速度或溫度等信息的探測器,當交通部分希望了解特定區域A的交通狀況,如北京市西城區的交通擁堵情況時,可以通過網絡側向位于特定區域A的所有機動車發送信息,觸發特定區域A內的所有或部分機動車向網絡側上報自身在當前的速度。以便當網絡側接收到上報的速度數據后,交通部門可以根據上報的速度數據,了解特定區域A的交通擁堵情況。
現有技術中,網絡側對每個機器類型通信設備具有移動性管理功能,因此,網絡側就可以追蹤到每個機器類型通信設備在任何時刻的位置信息。當網絡側觸發特定區域A內的機器類型通信設備向網絡側上報各自的業務信息時,為了追蹤每個機器類型通信設備的位置信息,網絡側需要為大量機器類型通信設備分配大量標識資源并保存各自的核心網上下文和簽約信息等,不僅浪費了網絡側大量的存儲空間和承載資源,而且還消耗了網絡開銷、設備開銷和空口資源,也增加了終端電力消耗。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位置的機器對機器的通信方法、系統和裝置,以節約網絡側的存儲空間和承載資源,并減少網絡開銷、設備開銷和空口資源的消耗。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位置的機器對機器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網絡側設備接收由機器類型通信應用服務器發送的用于獲取第一區域內的第一業務的業務數據的第一業務請求,所述網絡側設備利用第一終端標識觸發所述第一區域內的執行所述第一業務的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接入網絡,所述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共享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并且共享第一簽約信息;當響應觸發的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接入網絡后,所述網絡側設備接收所述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上報的所述第一業務的業務數據;所述網絡側設備將所述業務數據發送給所述機器類型通信應用服務器;
或者,
網絡側設備接收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利用所述機器類型通信設備的第一終端標識主動發起的接入請求,所述接入請求由所述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進入第一區域后觸發,所述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共享所述第一終端標識,并且共享第一簽約信息;網絡側設備在所述主動發起接入請求的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接入網絡后,接收所述第一機器類型通信設備上報的業務數據;所述網絡側設備將所述業務數據發送給機器類型通信應用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163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級變速器的可調節帶輪及其組裝方法
- 下一篇:噻唑磷微膠囊懸浮劑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