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配光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1513.0 | 申請日: | 201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25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廖仕念;黎躍軍;劉解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恒銳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19/00 | 分類號: | F21V19/00;F21V5/04;F21V15/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異型 棱鏡 led 日光 燈管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照明燈配光方法,具體為一種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配光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現代社會能源消耗逐步加劇,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提倡節能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世界的共識,“低碳”意識也開始走進社會各個領域。而節約用電,提高照明效率是我國乃至全球抑制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2010年“兩會”上,我國以“低碳經濟”和“節能減排”為代表的新能源和新技術將成為今后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的有力支柱;同時,包括照明領域在內的與節能減排相關的提案成為了全國關注焦點。
熒光燈管即低壓汞燈,利用低氣壓的汞蒸氣在放電過程中輻射紫外線,從而使熒光粉發出可見光的原理發光,屬于低氣壓弧光放電光源。廢棄燈管在破碎時容易造成身體部位的劃傷,所外溢的汞嚴重污染環境。這使得LED替代熒光燈成為必然,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LED日光燈管大多都采用圓形透明有機玻璃或PC做外罩,這種燈管雖然在亮度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LED發出的光線直接進入人眼,容易使人產生視覺疲勞;部分LED日光燈管采用在產品表面作磨沙工藝處理來緩和刺眼的光線,但此工藝直接導致了產品亮度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配光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配光方法,該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主要包括PC外罩、散熱器、LED燈珠、電源、堵頭等,所述的配光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在照度達要求的情況下LED燈珠按單列排布,在照度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多列排布。
(2)在PC外罩內表面做凹透鏡結構設計處理,使光束在徑向被拉伸,凹透鏡的弧度不超過布魯斯特角。
在步驟(1)中,所述的LED燈珠與LED燈珠之間的間距L控制為相同。
在步驟(1)中,所述的LED燈珠上表面到PC外罩內表面的高度H控制在,H≥1.4L,當H=2.5L時效果最好。
在步驟(2)中,所述的PC外罩內部的凹透鏡結構都設置為相同,圓弧半徑R為0.4mm,且每個凹透鏡的頂點均為兩個凹透鏡的交點。
在步驟(2)中,所述的PC外罩厚度為中心薄,邊緣厚,燈管形狀為一個大的凸透鏡,使光線分布更加均勻。
有益效果:
本發明利用異型微棱鏡設計有效消除了普通LED燈管的光點與眩光,同時提高了LED出光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外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LED外形尺寸圖;
圖3為本發明的凹透鏡結構設計圖;
圖4為本發明的光學模擬-照度分布圖;
圖5為本發明的配光曲線分布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LED日光燈管截面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LED日光燈管截面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LED日光燈管截面圖;
圖9為本發明不同高度H的折射光線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一種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的外形示意圖和圖2一種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的外形尺寸圖,該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主要包括PC外罩1、散熱器2、LED燈珠3、堵頭4等,外形尺寸滿足L=(2*La+Wa)*0.55這一數學關系,其中La為LED長,Wa為LED的寬。L為A,B兩點之間的距離。
一種異型微棱鏡LED日光燈管的的配光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在照度達要求的情況下LED燈珠3按單列排布,在照度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多列排布。(2)參見圖3本發明的凹透鏡結構設計圖,在PC外罩1內表面做凹透鏡結構設計處理,使光束在徑向被拉伸,凹透鏡的弧度不超過布魯斯特角。
在步驟(1)中,所述的LED燈珠3與LED燈珠3之間的間距L控制為相同;在步驟(1)中,所述的LED燈珠3上表面到PC外罩1內表面的高度H控制在,H≥1.4L,當H=2.5L時效果最好;在步驟(2)中,所述的PC外罩1內部的凹透鏡結構都設置為相同,圓弧半徑R為0.4mm,且每個凹透鏡的頂點均為兩個凹透鏡的交點;在步驟(2)中,所述的PC外罩厚度為中心薄,邊緣厚,燈管形狀為一個大的凸透鏡。
參見圖4本發明的光學模擬-照度分布圖,本發明為1.9M照度分布,中心照度295lx。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恒銳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恒銳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15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