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地下蔭棚栽培平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0515.8 | 申請日: | 2010-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0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忠貴;瞿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8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平菇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半地下蔭棚栽培平菇的方法,屬于食用菌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平菇是我國目前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種之一,平菇栽培其以“原料來源廣,菌絲適用性強,管理粗放,產量高”等諸多優勢,迅速在農村推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隨著科學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平菇的栽培方法已經從早先的生料床式栽培過渡到了熟料袋式栽培,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袋栽已經逐漸取代了床栽,成為我國平菇栽培的主要方式。現有技術中,大多數栽培者是利用大棚進行塑料袋墻式栽培,就是在大棚地面平整后,將發好菌絲的平菇菌袋直接呈墻式排放在大棚地面上出菇,這種方法簡便,易于管理,排放量大。但是在出菇過程中進行通風管理時,風直接吹到幼小的菇蕾上,常常發生失水死亡現象。高溫季節棚內溫度比較高,不利于子實體生長,縮短了出菇周期。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確保平菇出菇期幼小菇蕾正常生長,減少因通風造成的幼菇死亡現象,本發明公開一種半地下蔭棚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蔭棚搭建,菌袋生產,菌袋排放,其特征在于:菇房采用半地下蔭棚,將發滿菌絲的平菇菌袋呈墻式立體排列于蔭棚中,每層菌袋之間采用竹竿或者竹木條、蘆葦桿等連接,既能避免通風時風直接吹到幼菇上,又能夠促進菌袋之間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實現培養基的保濕效果,還可以提高30%的產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農田作為栽培場地,然后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開挖半地下菇房、搭建蔭棚:根據所選場地條件,開挖長10-50m,寬3-8m,深度0.8-1.5m的長方形半地下菇房,用毛竹、木棍、水泥柱、鐵絲等材料自行搭建竹木棚架,也可以直接利用蔬菜大棚鋼管棚架。地上沿高1-1.5m,頂高1.5-2.5m,棚架上面覆蓋薄膜、草簾、遮陽網等材料,形成避雨遮陽的半地下蔭棚。如果進行初夏栽培,蔭棚兩邊還可以栽種絲瓜、扁豆、黃瓜、豇豆等綠蔭爬藤植物,能有效降低棚內溫度,延長出菇時間。
2、生產平菇菌袋:一般以棉籽殼、鋸末屑、甘蔗渣、蘆葦末、玉米芯、農作物秸稈等作為主要培養料,采用現有技術中普遍使用的熟料袋式栽培方式生產無雜菌污染的平菇菌袋,培養料含水量65%、pH7.5左右,每袋干料0.5-1.5公斤,一般30天左右發滿菌絲。
3、排袋:菌袋采用墻式排放,每排6-7層高,頂層菌袋不超過地平面,每層之間采用竹竿或者竹木條、蘆葦桿等連接,每兩排菌袋間隔80-100cm作為走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半地下蔭棚栽培平菇的技術方案,將成品菌袋排放在半地下蔭棚在出菇,可以避免通風時風直接吹到幼菇上,減少了幼菇死亡率,提高了平菇的生物轉化率。
2、采用半地下蔭棚栽培平菇,高溫季節棚內溫度比常規大棚低5-10℃,而低溫季節棚內溫度比常規大棚高出3-8℃。大大延長了產菇周期。
3、兩層菌袋之間采用竹竿或者竹木條、蘆葦桿等連接,能夠使菌袋之間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既可減少培養基水分蒸發,又能避免燒菌現象發生。
具體實施方式:
1、開挖半地下菇房、搭建蔭棚:開挖長30m,寬6m,深度1.2m的長方形半地下菇房,用竹木材料自行搭建棚架。地上沿高1.5m,頂高2.3m,棚架上面覆蓋薄膜、草簾、遮陽網等材料,形成避雨遮陽的半地下蔭棚。如果進行初夏栽培,在蔭棚兩邊栽種絲瓜、扁豆、黃瓜、豇豆等綠蔭爬藤植物,能有效降低棚內溫度,延長出菇時間。
2、生產平菇菌袋:一般以棉籽殼、鋸末屑、甘蔗渣、蘆葦末、玉米芯、農作物秸稈等作為主要培養料,采用現有技術中普遍使用的熟料袋式栽培方式生產無雜菌污染的平菇菌袋,培養料含水量65%、pH7.5左右,每袋干料1公斤,一般30天左右發滿菌絲。
3、排袋:菌袋采用墻式排放,每排6層高,頂層菌袋不超過地平面,每層之間采用竹條連接,每兩排菌袋間隔80cm作為走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未經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05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