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及吊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69251.4 | 申請日: | 2010-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0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梁選翠;王衛忠;李燦彬;莫曉軍;杜慶生;滕儒民;王偉;石磊;王欣;王榮敏;吳杰;包國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12 | 分類號: | B66C1/12;G01L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創專利商標事務所 31217 | 代理人: | 顧大平 |
| 地址: | 20151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核電站 鋼制 安全 專用 吊裝 方法 | ||
1.一種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專用吊具(2)與吊車自帶吊具(1)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專用吊具(2)包括吊索過渡梁(3)、索具(4)、吊梁(5)和可調裝置(6);所述吊索過渡梁(3)通過至少八根索具(4)和吊梁(5)分別與可調裝置(6)連接,所述可調裝置(6)對稱分布在吊梁(5)的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過渡梁(3)由吊耳板(31)、上蓋板(32)、連接板(33)和下蓋板(34)構成;所述吊耳板(31)固定在上蓋板(32)的上表面,且與吊機自帶吊具(1)固連;所述上蓋板(32)和下蓋板(34)通過連接梁(33)固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33)由四塊通板(331)和八塊短板(332)構成,它們兩兩組合相互連接組成“米”字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33)由至少八塊通板(333)兩兩組合后再相交,組成“井”字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5)可以為多邊形吊梁或“井”字形吊梁。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吊梁,由至少八根相交于中心軸(51)的主梁(52)構成;所述主梁(52)之間通過支撐架(53)固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字形”吊梁由至少四根主梁(54)構成;所述主梁(54)之間通過支撐架(55)固連。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5)的頂端設有至少八個吊耳(50),其上部與索具(4)連接,下部與可調裝置(6)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5)的頂端設有至少八個支撐板(56),索具(4)通過支撐板(56)直接與可調裝置(6)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可調裝置(6)均由一過渡連接工裝(7)與核電站鋼制安全殼各組件的吊耳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連接工裝(7)由連接板(71)和卸扣(72)構成;所述連接板(71)的上端與可調裝置(6)相連,其下端與卸扣(72)連接。
12.一種核電站鋼制安全殼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專用吊具(2)作為吊機自帶吊具(1)和核電站鋼制安全殼各組件之間的過渡連接;在吊裝前對吊索過渡梁(3)、索具(4)、吊梁(5)、可調裝置(6)及過渡連接工裝(7)進行載荷試驗;在吊裝時,通過應力檢測技術,根據所檢測到的每個可調裝置(6)的受力數據,調節其長度,直至每個可調裝置(6)都達到受力均衡的要求。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核電站安全殼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荷試驗,首先將應變片粘貼在吊索過渡梁(3)、索具(4)、吊梁(5)和可調裝置(6)的主要受力部位上;然后將吊機自帶吊具(1)與專用吊具(2)連接;最后對專用吊具(2)分級加載,并通過應力測試系統監控主要受力部位的應力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6925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起重機用手搖驅動裝置
- 下一篇:連續油管卷取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