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純堿廢液制造碳酸鈣聯產碳酸鈉和氯化銨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69004.4 | 申請日: | 2010-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3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嘉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晉強 |
| 主分類號: | C01F11/18 | 分類號: | C01F11/18;C01D3/06;C01D7/00;C01C1/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郝傳鑫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純堿 廢液 制造 碳酸鈣 聯產 碳酸鈉 氯化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純堿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純堿廢液制造碳酸鈣聯產碳酸鈉和氯化銨的方法。
技術背景
純堿工業的蒸氨工序是氨堿法中的一個重要操作單元,這個單元的最大缺點就是在蒸氨的過程中需要排除大量的蒸氨廢液。這種廢液如果處理不好隨意排放將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小的污染,因此,處理和利用好氨堿法的蒸氨廢液也是純堿工業的一步重要的環節。
中國專利文獻,申請號為200810129372.9的文獻公開了一種利用純堿廢液和電石廢渣脫除SO2的方法。利用純堿廢液中的CaCl2與煙氣中的SO2反應,生成白色CaSO3沉淀,放出HCl,HCl溶于水形成濃度很低的鹽酸;用電石廢渣中的Ca(OH)2中和HCl,生成CaCl2和水,CaCl2循環利用。在脫硫過程中主要消耗的是電石廢渣中的Ca(OH)2。如果本地沒有純堿廢液,可以購買由純堿廢液生產的二水氯化鈣(CaCl2·2HO),配制成CaCl2溶液。此方法在消耗純堿廢液的同時脫除SO2,,但是靠脫硫工藝來消耗純堿廢液,數量上太少,很難處理掉純堿工業產生的廢液。且目前還沒有用純堿廢液制造碳酸鈣聯產碳酸鈉和氯化銨的方法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不僅成本低廉、易于實現、處理量大,而且工藝及生產設備簡單的用純堿廢液制造碳酸鈣聯產碳酸鈉和氯化銨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純堿廢液制造碳酸鈣聯產碳酸鈉和氯化銨的方法,制造步驟如下:
步驟A、將廢渣濾液以氯化鈣計與碳酸銨以質量比1∶0.66~1.06的比例一起投入耐腐蝕反應器里,攪拌下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銨,耐腐蝕反應器中同時還以質量比1∶1.44~1.84的比例發生另一個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氯化銨;
步驟B、將步驟A中反應生成物用抽濾器一抽濾得到濾餅與澄清液;
步驟C、將步驟B中抽濾得到的濾餅依次用離心甩干機一、干燥器一、粉碎機一、進行離心甩干、干燥、粉碎、檢斤包裝得到碳酸鈉產品;
步驟D、將步驟B中抽濾得到的澄清液以碳酸鈉計再與原來的廢渣濾液以氯化鈣計,按質量比1∶0.85~1.25投入到反應器里進行反應,反應生成物與原有的氯化銨組成的混合物;反應生成物主要是碳酸鈣和氯化鈉。
步驟E、將步驟D中混合物用抽濾器二抽濾得到濾餅與澄清液;
步驟F、將步驟E中抽濾得到的濾餅依次用離心甩干機二、干燥器二、粉碎機二、進行離心甩干、干燥、粉碎、檢斤包裝得到碳酸鈣產品;
步驟G、將步驟E中抽濾得到的濾液用減壓蒸餾器減壓蒸餾先后得到氯化鈉和氯化銨晶體。
本發明主要是本發明主要是利用氨堿法的蒸氨廢液,氨堿法的蒸氨廢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鈣、氯化鈉、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鈣、氫氧化鎂等主要成分。其他微量成分也不超過3~5%就當作雜質可以忽略不計了。本發明將蒸氨廢液與碳酸銨投入耐腐蝕反應器反應,在此同時還發生另一個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氯化銨;抽濾的濾餅經洗滌脫水、干燥、粉碎、檢斤包裝得到碳酸鈣產品;濾液再與原來的廢渣濾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等混合物;再抽濾,濾餅經洗滌甩干、干燥、粉碎、檢斤包裝得到碳酸鈣成品,濾液經減壓蒸餾先后得到氯化鈉和氯化銨晶體;本發明不僅生產的成本低廉、利潤高、市場需求量大,而且工藝及生產設備簡單,處理量大;是一種比較實際的處理和利用方法,該方法不但能創造出可觀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消除了化工廢渣、治理了環境污染。
本發明的反應原理為:
CaCl2+(NH4)2CO3====CaCO3+2NH4C1
2NaCl+(NH4)2CO3====Na2CO3+2NH4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晉強,未經汪晉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690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