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位后恢復的蒸敷中藥藥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68325.2 | 申請日: | 2010-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7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君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君怡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腰椎 突出 復位 恢復 中藥 藥物 | ||
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藥藥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位后恢復的蒸敷中藥藥物。
背景技術??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中老年因腰椎間盤突出引發的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肢體麻木等病癥。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癥,除手術療法外,常用的保守療法有注射療法、牽引療法和手法復位療法等。一般來說,所謂“復位”即突出之髓核返回到原生理位置。手法復位療法包括腰麻下手法復位法,此法多在推拿按摩后進行的,常用的有俯臥牽引按壓法,單腿后伸壓腰法,側推(側扳)法等。此外,還有坐姿旋轉復位法。目前,臨床常規復位后恢復期間通常采用西藥或中藥湯藥配合推拿治療?,F有技術的復位后恢復期間治療方法,恢復期長,通常需要6個月的時間癥狀有所改善,另外,西藥副作用大眾所周知;中藥湯藥治療,藥物經反復高溫熬煎,藥物有效成分散失藥效差,而且經胃腸吸收副作用大。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恢復期長、副作用大、藥效差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標本兼治、無副作用、患者無痛苦的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位后恢復的蒸敷中藥藥物。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祖國醫學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機理、復位后的病理特征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古、今藥理研究成就,從祖國醫學寶庫中,篩選出補元固本、扶正祛邪的天然中藥,按中醫理論組方,使其發揮促進人體內陰陽氣血調節,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平衡,順筋活血、經絡暢通,對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位后快速恢復有特效。
本發明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位后恢復的蒸敷中藥藥物,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的(用量為重量份)藥粉:
制川烏30、肉桂30、生姜30、白芷20、制天南星20、赤芍20、當歸30、丹參20、雞血藤30、海風藤30、透骨草30、獨活30、制乳香20、制沒藥20、細辛10、桂枝20和辣椒20;將上述組分在60℃下低溫烘干,然后經20目篩粉碎成粉,裝入布袋即可。
臨床使用時,將內盛藥物粉的布袋,水蒸沸15分鐘,隔布墊敷患處40分鐘,日敷2次。
本發明藥物中的制川烏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散結、疏通經絡之功效;鹿角膠具有補血、益精之功效,治腎氣不足、虛勞羸瘦、腰痛、陰疽、男子陽痿等癥;肉桂性大熱,味辛、甘,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用于治療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諸癥;生姜性味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之功效,有增進血行、驅散寒邪的作用;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等作用,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色素在組織中過度堆積,促進皮膚細胞新陳代謝,進而達到美容的作用;制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之功效;赤芍性味苦、微寒,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諸癥;當歸性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甘溫質潤、補血活血、散寒止痛、消腫止痛、補血生肌之功能,主治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血滯而兼有寒凝、跌打損傷、風濕痹阻的疼痛等證;丹參為活血藥,性味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之功效;雞血藤味苦、微甘、溫,歸肝經,雞血藤苦泄溫通,味甘能補,故既能活血,又能補血,以活血力為勝,具有活血而不傷新血、補血而不留瘀血之特點,能舒筋活絡,用治風濕痹痛,手足麻木等證,祛風濕、舒筋絡,可治療風濕所致的腰膝關節疼痛、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因本品尚能補血活血,故血虛血瘀所致的痹痛亦可用此治療;海風藤性味辛苦、微溫,入心、腎二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理氣之功效,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哮喘、久咳諸癥;透骨草性味甘、辛、溫,入肺、肝二經,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解毒化疹的功效,本藥外洗還有引藥透入經絡、血脈、而祛風、活血、止痛的特點;獨活味苦、甘、平、無毒,主治中風、肢體發冷、癱瘓、四肢抽筋、關節痛等癥;制乳香性味辛苦、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調氣活血、定痛、追毒之功效,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諸癥;制沒藥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細辛性味辛、溫,入心、肺、肝、腎經,具有發散風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之功效,臨床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鼻塞等癥;桂枝性溫、味辛、甘,歸肺、膀胱和心經,具有助陽解表、溫通經絡、溫化水濕之功效;辣椒性味辛、熱,入心、脾二經,具有溫中散寒、除風發汗、去冷癖、行痰逐濕之功效。上述諸藥經合理配伍,對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位后快速恢復有特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君怡,未經趙君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683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烏司他丁用于治療急性肝衰竭的用途
- 下一篇:一種蝦米酒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