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聯合收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67939.9 | 申請日: | 201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84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浜西正;前田一郎;西田和彥;松本健太;日田定范;阿瀬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久保田 |
| 主分類號: | A01D41/02 | 分類號: | A01D41/02;A01D4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合收割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行駛機體,且在所述行駛機體的駕駛部的橫向部位能夠自由擺動升降地連結有收割前處理部的聯合收割機,該行駛機體裝備有具有操縱臺的搭乘型駕駛部。
本發明還涉及把種植禾稈扶起的聯合收割機的扶禾裝置。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聯合收割機,其具有左右一對履帶行駛裝置和具有搭乘型駕駛部的行駛機體,具有在行駛機體的橫向上并列的三個分禾裝置的收割前處理部與所述行駛機體的所述駕駛部的橫向側面部位連結。
背景技術
作為上述聯合收割機,目前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有記載。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聯合收割機具有利用左右一對履帶式行駛裝置1、1而自行行駛的行駛機體,且具有連結在行駛機體的機體機架2前部的收割部10(相當于是收割前處理部)。行駛機體具有裝備有駕駛員座位21和操縱臺24的駕駛部20,收割部10在駕駛部20的橫向能夠上下自由擺動地被支承在機體機架2上。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47號公報
上述聯合收割機中,收割前處理部圍繞位于駕駛部橫向的行駛機體橫向軸心擺動而在上升非作業位置和下降作業位置之間升降。
在收割前處理部下降到下降作業位置的狀態下,若構成為收割前處理部的橫向一端側位于駕駛部的前方,就能夠使作為收割前處理部整體的處理寬度的大小接近于行駛機體的整個寬度,在進行中分收割形態的作業時,容易避免行駛裝置對種植著的禾稈的碾壓等,是有利的。特別是在這時,隨著收割前處理部的升降,收割前處理部的一部分(以下稱為收割前處理部分)在駕駛部的附近升降,所以需要既避免收割前處理部分與駕駛部的干涉又要能夠升降收割前處理部。
考慮到伴隨收割前處理部升降的收割前處理部分的位置變化而使設置為由行駛機體來支承收割前處理部的支承部向前方側延伸設置,或者考慮到伴隨收割前處理部升降的收割前處理部分的位置變化而使設置為與行駛機體連結地設置在收割前處理部的連結部向后方側延伸設置,這樣就能夠避免隨著收割前處理部升降,收割前處理部分與駕駛部干涉。
這時,由于行駛機體的支承部或收割前處理部的連結部向前方側或后方側延伸,所以收割前處理部從行駛機體向前方突出的長度變大,聯合收割機整體前后方向的長度變大。
另外,目前,如專利文獻2所示,有些聯合收割機的扶禾裝置(以下僅稱為“扶禾裝置”)具有:卷繞在配置在扶禾殼體31內部上側的第一導向輪體35和配置在扶禾殼體31內部下側的第二導向輪體33上的鏈條37、安裝在鏈條37上的多個扶禾爪38、從鏈條37的卷繞路徑內側與鏈條37接觸的張緊輪體36、把支承張緊輪體36的支承部件向接近鏈條37的方向靠壓的靠壓機構。其中,在本段落中所使用的附圖標記是在專利文獻1的圖5中所使用的附圖標記。
進一步詳細說明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扶禾裝置。例如如專利文獻2的圖8所示,扶禾裝置具有:配置在鏈條24的卷繞路徑R內側的第一導向板126a和配置為比第一導向板126a還靠近卷繞路徑R內側的第二導向板126c。支承部件127能夠沿向鏈條24接近的方向移動地被第一導向板126a和第二導向板126c支承。張緊輪體28被支承在支承部件127的前端部。支承部件127具有卡合部127a,該卡合部127a容許利用靠壓機構29使支承部件127向接近鏈條24的方向移動,且阻止支承部件127向從鏈條24離開的方向移動。
根據該技術,當鏈條24要松弛時,利用靠壓機構29使支承部件127向鏈條24側移動,張緊輪體28則使鏈條24向卷繞路徑R的外側鼓出。利用卡合部127a來阻止支承部件127向從鏈條24離開的方向Y移動。其結果是鏈條24被一直張緊,能夠恰當地除去鏈條24的松弛。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65863號
例如如專利文獻2的圖8所示,該技術中把導向部件126由第一導向板126a和第二導向板126c構成,把支承部件127穿過在第一導向板126a中形成的第一孔部126b和在第二導向板126c中形成的第二孔部126d。當支承部件127要在方向Y上移動時,則卡合部127a與第一孔部126b卡合來阻止支承部件127向方向Y移動。這時,張緊輪體28上作用有來自鏈條24的張力To。基于該張力To而把支承部件127向第一孔部126b和第二孔部126d按壓。即、以支承部件127與第二孔部126d的接觸點即、點A為支點而向卡合部127a(點P)作用有力FP。在點A處向支承部件127作用有力F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久保田,未經株式會社久保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6793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捆綁式方法生產隆紋紗的方法
- 下一篇:油盤/輪軸支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