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納米壓痕卸載曲線的薄膜厚度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66498.0 | 申請日: | 2010-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9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溫濤;彭志堅;龔江宏;王成彪;付志強;于翔;岳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G01B21/08 | 分類號: | G01B2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納米 壓痕 卸載 曲線 薄膜 厚度 測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納米壓痕卸載曲線的薄膜厚度測試方法,屬于分析儀器及其材料性能測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當今的工業產品中普遍采用了薄膜技術,即在產品的表面鍍制一層薄膜從而防止材料腐蝕、氧化等而提高材料的耐用性,或者賦予材料與基體不同的性能而增加材料功能,或者使材料更加美觀等。在很多應用中,薄膜的厚度對產品的質量有著相當大的影響,需要進行界定。
對于固體薄膜厚度的測試,目前普遍的測試方法主要是探針法和光學法兩大類。探針法的原理是利用力學敏感的探針沿著樣品表面劃過,記錄表面的形貌,從而測出薄膜厚度。光學法是利用光的干涉或者衍射來測出薄膜厚度。這兩種方法都存在一個難以克服的缺點,就是要求被測試的樣品必須露出基體的一部分(光學法測試透明薄膜時可以不露出基體,但是使用范圍較窄),通過基體和薄膜高度的對比來測出膜厚。這就要求薄膜樣品制備過程中留有未鍍制的基體(臺階),或者薄膜鍍制完成后,將薄膜的一部分劃破使之露出基體,這些過程都將損害薄膜的質量,需要發展薄膜厚度測試的無損檢測方法。
納米壓痕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薄膜性質的測試方法,主要用來測試固體薄膜的彈性模量和硬度。其最大的優點是對被測試樣品的破壞處于納米尺度,可以作為一種準無損檢測方法。其次,納米壓痕儀可以測試任何表面光滑的固體樣品,包括微納米尺度光滑的樣品,被測試樣品制備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測量固體薄膜厚度的新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納米壓痕儀,通過改進納米壓痕卸載曲線的分析方法從而測量薄膜的厚度。所述方法對所有薄膜厚度的測試均基于納米壓痕技術,可以在不露出基體表面的情況下進行,不需要對已有的設備進行改裝,只需改變分析方法,適用范圍廣泛,任何膜厚小于納米壓痕儀最大壓痕深度的薄膜材料都可以使用。
本發明提出的薄膜材料膜厚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納米壓痕對卸載曲線中表示殘余應力參數的分析,并包括以下步驟:
(1)對被測試薄膜樣品進行多次納米壓痕試驗,最大壓痕深度hm逐漸增加。最小的hm值要小于被測樣品膜厚,最大的hm值要大于樣品膜厚。
(2)對不同最大壓痕深度hm的卸載曲線分別用公式(1)進行擬合,獲得每個hm所對應的P0/Pm,其中Pm為hm對應的最大載荷,為測試值,P0為擬合參數。
P=α(h-hf)2+P0????????????????????????????????????????(1)
(3)將hm作為自變量,P0/Pm作為因變量,P0/Pm以隨hm先增大后減小的形式變化。定位出P0/Pm可能達到的極值P0/Pmface,P0/Pmface所對應的hmface就是薄膜的膜厚。
在上述測試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被測試樣品必須為固體。
在上述測試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納米壓痕試驗的最大壓痕深度要大于薄膜厚度。
在上述測試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每次的實驗過程可以位于樣品表面的不同位置,也可以位于同一位置。
在上述測試方法中,所述步驟(3)確定P0/Pm的極值的方法可以有“多點平均值法”和“曲線擬合法”等多種。
采用本方法測試薄膜樣品的膜厚,與傳統的探針法和光學法相比,可以不需要露出基體表面,測試不損壞樣品,適用范圍更廣。且不需要對已有的納米壓痕設備進行改裝,只需改變分析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提出一種薄膜材料的膜厚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納米壓痕對卸載曲線中表示殘余應力參數的分析,并包括以下內容:
(1)對被測試薄膜樣品進行多次納米壓痕試驗,最大壓痕深度hm逐漸增加。最小的hm值要小于被測樣品膜厚,最大的hm值要大于樣品膜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未經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664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