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WiMAX系統的上行帶寬分配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64320.2 | 申請日: | 2010-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0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馨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8 | 分類號: | H04W72/08;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輝 |
| 地址: | 51066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wimax 系統 上行 帶寬 分配 方法 | ||
1.一種用于WiMAX系統的上行帶寬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當前信道質量的描述因子和對應的QoS參數的最大時延,計算主動授予服務UGS和擴展的實時輪詢服務ertPS業務連接的調度因子,所述調度因子Pi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scheduleType表示調度類型,其中,UGS業務為6、ertPS業務為5;channelQuality表示信道質量的描述因子;max?Latency表示QoS參數的最大時延;
按照調度因子的大小順序對各個UGS和ertPS業務連接進行帶寬分配;
B、計算ertPS、實時輪詢服務rtPS、非實時輪詢服務nrtPS業務連接帶寬請求的調度因子,按照調度因子的大小順序對各個ertPS、rtPS、nrtPS業務連接帶寬請求進行帶寬分配;
C、對單播輪詢進行帶寬分配;
D、對盡力而為服務BE業務連接帶寬請求進行帶寬分配;
E、基站按照各個移動用戶終端被分配的帶寬資源組建UL-MAP消息,以通知各個移動用戶終端按照分配的帶寬在下一幀發送數據或帶寬請求。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WiMAX系統的上行帶寬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A1、計算UGS業務連接和ertPS業務連接的帶寬需求和調度因子,所述調度因子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scheduleTy?pe表示所述UGS業務連接和ertPS業務連接的調度類型對應值,channelQuality表示當前信道質量的描述因子,max?Latency表示所述UGS業務連接和ertPS業務連接對應的QoS參數的最大時延;
A2、按照計算所得的調度因子對UGS業務和ertPS業務連接進行從大到?小地排序;
A3、訪問排序為第一個的業務連接;
A4、判斷當前剩余帶寬是否能滿足當前訪問的業務連接的帶寬需求,若能滿足,則為該連接所屬移動用戶終端分配帶寬,執行步驟A5,否則,執行步驟A6;
A5、更新當前剩余帶寬;
A6、判斷是否已訪問所有業務連接,若否,訪問下一個業務連接,執行步驟A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WiMAX系統的上行帶寬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B1、訪問第一個到達的帶寬請求;
B2、判斷當前訪問的帶寬請求是否滿足不超過最大時延且不超過最大持續帶寬,若是,則計算該帶寬請求的調度因子;否則,刪除該帶寬請求,該調度因子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scheduleType表示當前訪問的帶寬請求其調度類型的對應值,channelQuality表示信道質量的描述因子,max?Latency表示當前訪問的帶寬請求其QoS參數的最大時延,currentTime表示當前時刻,brRcvdTime表示帶寬請求到達的時刻,currentTime-brRcvdTime為當前訪問的帶寬請求的時延,remnantReservedBandwidth表示固定時間窗內的剩余預留帶寬;
B3、訪問下一個帶寬請求,執行B2;若無下一個帶寬請求,則執行B4;
B4、按照調度因子從大到小的順序對當前所有帶寬請求進行排序;
B5、訪問排序后的第一個帶寬請求;
B6、判斷當前剩余帶寬是否能夠滿足該帶寬需求,若是,則為該帶寬請求分配帶寬并且刪除該帶寬請求,執行步驟B7;否則,執行B8;
B7、更新當前剩余帶寬;?
B8、判斷是否已訪問所有已排序的帶寬請求,若否,訪問排序隊列中的下一個帶寬請求,執行B6。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WiMAX系統的上行帶寬分配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驟B2中帶寬請求滿足不超過最大時延的條件為:max?Latency-(currentTime-brRcvdTime)≥0,所述步驟B2中帶寬請求滿足不超過最大持續帶寬的條件為:remnantReservedBandwidth+rmax-rmin≥brSize,其中brSize表示帶寬請求的大小,rmin表示時間窗內的最小預留帶寬,rmax表示時間窗內的最大持續帶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未經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6432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