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QFN集成電路測試分選機雙流道單元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58794.6 | 申請日: | 201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87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慧峰;伏道峻;徐建春;王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新基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28 | 分類號: | 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 |
| 地址: | 21443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qfn 集成電路 測試 分選 雙流 單元 裝置 | ||
1.一種QFN集成電路測試分選機雙流道單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大底板(1)、分選流道大底板(20)、兩組主流道組件、兩組測試流道組件、兩組彎型流道組件、兩組梭子流道組件、兩組緩沖流道組件和兩組分選流道組件,所述大底板(1)豎直布置,分選流道大底板(20)布置在大底板(1)下方,與大底板(1)呈鈍角布置,
所述兩組主流道組件,一組包括第一主流道(4)、第一主流道左蓋板(2)和第一主流道右蓋板(3),另一組包括第二主流道(25)、第二主流道左蓋板(26)和第二主流道右蓋板(27),所述第一主流道(4)和第二主流道(25)一左一右并排固定在大底板(1)上,第一主流道左蓋板(2)和第一主流道右蓋板(3)分別固定在第一主流道(4)的左側和右側,第二主流道左蓋板(26)和第二主流道右蓋板(27)分別固定在第二主流道(25)的左側和右側,
所述兩組測試流道組件,一組包括第一測試主座(5)、第一軸(6)、第一測試流道翻板(7)、第一測試流道蓋板(8)和第一測試流道(9),另一組包括第二測試主座(32)、第二軸(30)、第二測試流道翻板(29)、第二測試流道蓋板(31)和第二測試流道(28),第一測試主座(5)和第二測試主座(32)一左一右分別固定在所述大底板(1)上,且分別置于所述第一主流道(4)和第二主流道(25)外圍,第一測試流道(9)固定在第一測試流道翻板(7)上,第一測試流道蓋板(8)蓋置于第一測試流道(9)上,第一軸(6)有兩支,左右各一支,兩支第一軸(6)一端與第一測試流道翻板(7)銷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一測試主座(5)兩內側銷接固定在第一測試主座(5)上,第一測試流道翻板(7)可繞第一軸(6)轉動;所述第二測試流道(28)固定在第二測試流道翻板(29)上,第二測試流道蓋板(31)蓋置于第二測試流道(28)上,第二軸(30)有兩支,左右各一支,兩支第二軸(30)一端與第二測試流道翻板(29)銷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測試主座(32)兩內側銷接固定在第二測試主座(32)上,第二測試流道翻板(29)可繞第二軸(30)轉動,
所述兩組彎型流道組件,一組包括第一彎形流道(12)、第一彎形流道左蓋板(10)和第一彎形流道右蓋板(11),另一組包括第二彎形流道(35)、第二彎形流道左蓋板(33)和第二彎形流道右蓋板(34),第一彎形流道(12)和第二彎形流道(35)一左一右固定在所述大底板(1)上,且分別置于所述第一主流道(4)和第二主流道(25)下方,分別與所述第一主流道(4)和第二主流道(25)上下對接,第一彎形流道左蓋板(10)和第一彎形流道右蓋板(11)分別固定在第一彎形流道(12)的左側和右側,第二彎形流道左蓋板(33)和第二彎形流道右蓋板(34)分別固定在第二彎形流道(35)的左側和右側,
所述兩組梭子流道組件,一組包括第一梭子流道(14)、第一梭子流道左蓋板(16)和第一梭子流道右蓋板(15),另一組包括第二梭子流道(36)、第二梭子流道左蓋板(39)和第二梭子流道右蓋板(38),所述第一梭子流道(14)和第二梭子流道(36)一左一右固定在一梭子底座(13)上,該梭子底座(13)固定在一直線滑軌(37)的滑塊上,所述直線滑軌(37)固定在一梭子滑軌固定座(46)上,所述梭子滑軌固定座(46)固定連接在分選流道大底板(20)上,與所述彎型流道組件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梭子流道左蓋板(16)和第一梭子流道右蓋板(15)分別固定在第一梭子流道(14)的左側和右側,第二梭子流道左蓋板(39)和第二梭子流道右蓋板(38)分別固定在第二梭子流道(36)的左側和右側,
所述兩組緩沖流道組件,一組包括第一緩沖流道(19)、第一緩沖流道左蓋板(17)和第一緩沖流道右蓋板(18),另一組第二緩沖流道(40)、第二緩沖流道左蓋板(42)和第二緩沖流道右蓋板(41),所述第一緩沖流道(19)和第二緩沖流道(40)一左一右平行布置,第一緩沖流道(19)和第二緩沖流道(40)的一端固定在大底板(1),另一端固定在分選流道大底板(20)上,且第一緩沖流道(19)和第二緩沖流道(40)分別與所述彎型流道組件的第一彎形流道(12)和第二彎形流道(35)上下對接,第一緩沖流道左蓋板(17)和第一緩沖流道右蓋板(18)分別固定在第一緩沖流道(19)的左側和右側,第二緩沖流道左蓋板(42)和第二緩沖流道右蓋板(41)分別固定在第二緩沖流道(40)的左側和右側,
所述兩組分選流道組件,一組包括分料流道底板(21)、第一分選流道(24)、第一分選流道左蓋板(22)和第一分選流道右蓋板(23),另一組包括第二分選流道(43)、第二分選流道右蓋板(44)和第二分選流道左蓋板(45),所述分料流道底板(21)固定在分選流道大底板(20)上,第一分選流道(24)和第二分選流道(43)一左一右固定在所述分料流道底板(21)上,且分別與所述緩沖流道組件的第一緩沖流道(19)和第二緩沖流道(40)上下對接,所述第一分選流道左蓋板(22)和第一分選流道右蓋板(23)分別固定在第一分選流道(24)的左側和右側,第二分選流道左蓋板(45)和第二分選流道右蓋板(44)分別固定在第二緩沖流道(40)的左側和右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新基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陰新基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5879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因工程疫苗及其制備方法和在制藥中的應用
- 下一篇:五味子組織培養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