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院甲醛污染清除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57623.1 | 申請日: | 201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33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沁;夏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百奧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0 | 分類號: | B01J20/20;B01J20/30;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92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院 甲醛 污染 清除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醫學、環境與人體健康、新材料、植物提取生物技術等綜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醫院特殊環境下甲醛污染的清除及相關產品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甲醛殺菌力強、廣譜、使用方便,是醫院常用的醫學消毒劑。在醫院病理科,甲醛水溶液又被廣泛的用于標本的保存。這些標本都被分別裝在大小不同的容器中,有些容器沒有合適的蓋子,甚至缺乏蓋子,甲醛水溶液直接暴露于空氣中,而活檢標本送到病理科后必須固定十小時以上才能取材、脫水、透明、石蠟包埋、切片。這段時間送檢標本中有大量甲醛揮發到室內,同時病理科醫生取材時,必須從甲醛水溶液中取出組織標本,直接裸露在取材臺上,此時是甲醛揮發最多的時候,因此取材室是甲醛密度最高的地方。
一項調查分析了北京市4家醫院病理科使用甲醛溶液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情況。方法按照國標執行采樣依據GBZ159-2004,檢測依據GBZ/T160.5-2004進行現場采樣和樣品分析。結果發現,超過工作場所甲醛濃度的衛生標準有2家,接近國標1家,小于國標1家(李文英等,職業與健康,2007,23(3))。這一調查說明,用甲醛溶液浸漬標本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不容忽視。
另外一項研究將接觸甲醛的病理醫師116名為接觸組,非甲醛接觸人員118名為對照組.測定病理科工作環境中的甲醛濃度,調查觀察對象的健康狀況與呼吸道有關疾病,測定嗅覺功能及肺功能。調查發現,病理巨檢環境中甲醛濃度平均為(1.60±1.10)mg/m3,范圍0.18~5.84mg/m3.甲醛濃度≥2.0mg/m3組刺激反應的發生率較其他組明顯升高(P<0.01).病理醫師中慢性咽喉炎、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高于對照組(P<0.05).接觸組嗅覺閾與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而嗅覺敏感度明顯比對照組為低(P<0.01);甲醛不同濃度組的嗅覺敏感度有隨甲醛濃度升高而降低的趨勢.男、女病理醫師部分肺功能指標有不同程度降低;女性病理醫師肺功能改變較男性敏感(范衛等,環境與職業醫學,2006,23(6))。這一研究結果表明,甲醛對病理科醫師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刺激反應增加、嗅覺敏感度降低及部分肺功能指標變化,提示小氣道病變的可能。
甲醛(HCHO)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甲醛可經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爾馬林″可經消化道吸收。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甲醛對人體健康有負面影響。當室內含量為0.1mg/m3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0.5mg/m3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0.6mg/m3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再高可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當空氣中達到30mg/m3時可當即導致死亡。
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濃度的甲醛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它還可刺激眼結膜、呼吸道黏膜而產生流淚、流涕,引起結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氣管炎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甲醛還有致畸、致癌作用。據流行病學調查,長期接觸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癥。
綜上所述,醫院這一特殊環境中甲醛污染十分嚴重,對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人體健康危害巨大。因而,采取措施減少乃至消除甲醛等有害氣體的污染,對保護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義。這類技術和產品將會帶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是環境醫學領域及其重要的課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百奧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百奧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576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鯢仿生態繁殖池
- 下一篇:表面噴漆的多層三維夾芯阻燃復合保溫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