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級電容儲能型電能質量補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56203.1 | 申請日: | 201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07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萬健如;周海亮;阮慶軍;姚澤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H02J3/01;H02J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級 電容 儲能型 電能 質量 補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能質量治理中的用戶電力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超級電容儲能型電 能質量補償器。
【背景技術】
電能質量從技術層面上講包含電壓質量和電流質量兩個方面。電壓質量是指實際電壓 與理想電壓間的偏差,反映供電企業向用戶供給的電力是否合格,其包括電壓凸升、電壓 凹陷、電壓波動、三相不平衡和電壓中斷等;電流質量指對用戶取用電流提出恒頻率、正 弦波形要求,并使電流波形與供電電壓同相位,以保證系統以高功率因數供電。電流質量 問題包括諧波、無功電流和三相電流不平衡等。電能質量問題實際上使供、用電系統偏離 理想的、正常的供、用電狀態,因此,電能質量問題會給供、用電系統帶來很多危害,具 體表現在以下方面:電壓質量問題,特別是短時電壓中斷會對設備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或 損壞,甚至造成生產線的巨大損失、計算機的硬件損壞或導致計算機的計算錯誤和數據丟 失,影響如銀行結算中心、證券交易系統、電信和移動電話通信系統、航空管理系統、公 路和鐵道調度以及售票系統等的正常運行;諧波會增加公用電網的附加輸電損耗,降低發 電、輸電設備的利用率,甚至會嚴重影響用電設備的正常工作,瞬時的諧波高壓還可能損 壞其它一些對過電壓敏感的電子設備。此外,諧波還引起某些繼電器、接觸器的誤動作, 使得常規電氣儀表測量不準確,對周圍的環境產生電磁干擾,影響通信、電話等設備的正 常工作,也容易使電網產生局部的并聯或串聯諧振,而諧振導致的諧波放大效應又進一步 惡化和加劇了所有前述問題;無功電流在電網中流動的危害主要體現在降低發電、輸電設 備的利用率,增加線路損耗上。
為了保證用戶的供電質量,一方面要加強輸電系統的輸送能力和運行安全性,保證對 配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另一方面應抑制或消除各種包括來自系統側的和用戶側的干擾, 避免對電能質量的污染。早期的穩壓電源,無源濾波裝置,自啟動電源等,能夠穩定電壓, 濾除電網或負載側的諧波,可以提高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但隨著電網結構日趨復 雜,各種敏感負荷的使用,這些裝置已不能解決日益復雜的電能質量問題,人們不得不尋 找其它解決方法,典型的也是目前研究的最多的是基于電力電子技術的用戶電力技術 (Custom?Power),該技術由美國EPRI于1992年提出,又稱為定制電力技術,即把大功率 電力電子技術和配電自動化技術綜合起來,以用戶對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要求為依據, 面向低壓配電系統,主要解決供電的可靠性和電能質量控制問題,如消除電壓的波動、跌 落、上升、閃變、不對稱、電能的中斷、諧波及無功等,為用戶配置所需要的電力,使得 電力用戶獲得滿意的供電品質,保證電力用戶的供電可靠性。其中最有代表及最具影響的 有不間斷電源(UPS),晶閘管開關阻抗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SVC),靜止無功發生器(SVG), 配電型靜止同步補償器(DSTATCOM),有源電力濾波器(APF),動態電壓調節器(DVR),蓄 電池儲能系統(BESS),超導磁能存儲系統(SMES),統一電能質量控制器(UPQC),分布式 發電系統(DG)等。
自1976年Gyugyi?L.等提出有源電力濾波器概念以來,隨著大功率高頻電力電子技術的 發展,有源電力濾波器技術的研究不斷得到加強。現在該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 國外一些著名大公司都有一些有源電力濾波裝置的實際產品,但其技術研究始終在不斷地 進行著。DVR和DSTATCOM的研究都與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研究幾乎是同步的。APF、 DSTATCOM、DVR等在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已開始形成系列化,產品進入了實用 階段。尤其在日本,已有500多臺APF應用于工業領域,容量范圍為50KVA~60MVA,其 中大容量的多用于電弧爐和電氣化鐵路中,國外制造這些產品的著名公司如ABB,日本三菱 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美國西屋公司,GE,以色列Elspec公司等。國內方面,由清華大 學與河南省電力局簽定了合作研制的中國首臺20MVA?10KV?STATCOM于1999年3月在河 南省洛陽變電站投入運行,該項目在2000年6月通過由中國電力部組織的鑒定;這標志著 我國繼美日德之后已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此項高新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國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562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