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53148.0 | 申請日: | 201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4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燕;劉寶林;韓寶三;楊曉昀;王欣;楊波;彭承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13/04 | 分類號: | B01J13/04;C12N5/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吳寶根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糖 磷酸鈉 多孔 載體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的高壓脈沖成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溶液配制
配制濃度為2~3%殼聚糖酸溶液和pH為4~10的多聚磷酸鈉水溶液;
其中殼聚糖酸溶液與多聚磷酸鈉水溶液反應比按體積計算,即殼聚糖酸溶液∶多聚磷酸鈉水溶液為2∶1;
(2)、恒溫振蕩
將步驟(1)所得的濃度為2~3%殼聚糖酸溶液在恒溫振蕩器中振蕩,控制水浴溫度在37℃,恒溫時間24h后,并靜置除泡;
(3)、高壓脈沖成球
步驟(2)經恒溫振蕩及除泡后的濃度為2~3%殼聚糖酸溶液和pH為4~10的多聚磷酸鈉水溶液用高壓脈沖微膠囊成型裝置制備微球,待微球制備完成后濾出微球;
(4)、戊二醛交聯
在步驟(3)所得的微球中加入濃度為25%的戊二醛進行交聯,控制交聯時間為90min;
濃度為25%的戊二醛的用量為0.2ml,按其與微球中的殼聚糖體積比計算,即戊二醛∶殼聚糖1L∶500L;
(5)、清洗微球
將步驟(4)交聯后的微球用蒸餾水反復清洗至無殘留戊二醛,即得淡黃色微球;
(6)、冷凍干燥
將步驟(5)所得的淡黃色微球采用三段冷凍干燥技術,即預凍溫度控制為-20~-40℃,時間為120~180min、一次干燥溫度控制為-10~-20℃,時間為500~600min、二次干燥溫度控制為10~20℃,時間為180~240min,最終得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的高壓脈沖成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所述的殼聚糖脫乙酰度≥9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的高壓脈沖成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高壓脈沖微膠囊成型裝置所選用的控制參數為高壓發生器(3)電壓55~60kV、頻率90Hz、脈沖6,輸液泵(4)的推進速度50~90mm/h、注射器(2)的針頭出液孔到燒杯(1)中的多聚磷酸鈉溶液的液面距2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的高壓脈沖成球制備方法所得的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得的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的孔徑為15~20μm,孔隙率近9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殼聚糖/多聚磷酸鈉多孔微載體的高壓脈沖成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高壓脈沖微膠囊制備裝置由鐵架臺(5)、輸液泵(4)、注射器(2)、高壓發生器(3)及燒杯(1)組成,輸液泵(4)固定在鐵架臺(5)上,輸液泵(4)推動裝有殼聚糖酸溶液的注射器(2),在高壓發生器(3)接出的正負極引線(7)、(6)分別與燒杯(1)中的銅線圈、注射器(2)的針頭連接,注射器(2)中的殼聚糖酸溶液成滴滴入燒杯(1)中的多聚磷酸鈉溶液,從而形成微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5314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