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彈簧連接器和終端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50981.X | 申請日: | 2010-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7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池上正敏;杉森理依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AB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13/24 | 分類號: | H01R13/24;H01R1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鶴;南霆 |
| 地址: | 瑞典*** | 國省代碼: | 瑞典;S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簧 連接器 終端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在例如蜂窩電話終端的電池端子中的適合的彈簧連接器,并涉及包括彈簧連接器的終端裝置。
背景技術
迄今,在諸如蜂窩電話終端的電子裝置中,當例如部分電路板或者電池的電子部件連接到主電路板時,彈簧連接器安裝到主電路板的表面。通過抵靠被彈簧作用的可動端推壓電子部件的端子電極來安裝彈簧連接器。由此,實現了電氣連接。
圖10和圖11各示出了相關彈簧連接器的示例。圖11示出了彈簧連接器40的整個結構。圖10是沿著圖11中的線X-X所取的豎直剖視圖。如圖10所示,在彈簧連接器40中,柱塞11和卷簧12容納在具有中空內部的管子13中。柱塞11、卷簧12和管子13由導電材料形成。在管子13中,基部13a具有略大的直徑,并且圓形中空筒13b的底部13c形成在基部13a中以具有錐形形狀。卷簧12設置在中空筒13b的內部的基端側(底部13c側)。柱塞11設置在中空筒13b的內部的前端側。柱塞11具有裝配在中空筒13b中的大直徑部分11a以及前端從管子13露出的小直徑部分11b。管子13的前端13d變窄。設置在柱塞11的大直徑部分11a和小直徑部分11b之間的臺階部分11c由管子13的前端13d卡定,以在管子13中容納柱塞11。
卷簧12以壓縮的狀態設置在管子13中,并朝著前方(圖10中的上側)上推柱塞11。在具有這種結構的彈簧連接器40中,通過在接觸點1、接觸點2和接觸點3處的接觸實現導通。因而,柱塞11和管子13處于電氣導通。接觸點1是柱塞11接觸管子13的內徑部分的位置。接觸點2是卷簧12和管子13彼此接觸的位置。接觸點3是柱塞11和卷簧12彼此接觸的位置。
因而,管子13的基部13a連接到電路板(未示出),并且柱塞11的小直徑部分11b的端部與電池的預定部分(諸如導電部分)接觸,以實現電氣連接。
在此情況下,柱塞11能與卷簧12被壓縮的量對應地推入管子13的內部。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報No.2004-192968(專利文獻1)論述了此類型的彈簧連接器的示例。專利文獻1論述了通過增大將柱塞推出的卷簧的長度來提供穩定的導通路徑。
發明內容
在相關彈簧連接器中,卷簧和柱塞依次插入管子中。管子的上邊緣向內變窄以保持柱塞的臺階部分,使得以柱塞不落下的方式保持柱塞。因而,大量的電氣接觸點設置在管子的內部。例如,如圖10所示,管子的內部在柱塞11和管子13之間具有接觸點1,在柱塞11和卷簧12之間具有接觸點3,并且在卷簧12和管子13之間具有接觸點2。從實現電氣導通狀態的穩定性的觀點來看,這種接觸點的接觸可靠性較低。即,當柱塞11由于施加到柱塞11的某種外力而試圖移動時,前述接觸點1、2和3的接觸狀態變得不穩定。從而,彈簧連接器不會經常穩定地發揮連接器的作用。此外,例如,在彈簧連接器用在諸如蜂窩電話終端的電子裝置的電池部分中的情況下,當例如終端落到地面,并且外部沖擊施加到蜂窩電話終端時,柱塞11和卷簧12瞬間彼此斷開。即,發生所謂的“瞬間斷開”。當發生“瞬間斷開”時,造成例如蜂窩電話終端的設置內容置零,并丟失一部分數據的問題。
鑒于以上所述的問題,期望增大彈簧連接器的接觸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彈簧連接器,其包括由導電材料形成的內導體和容納內導體的外導體。內導體具有軸向設置使得彼此一體地和連續地形成的小直徑部分、大直徑部分和彈性部分。外導體設置有具有預定內徑的孔。內導體的大直徑部分和彈性部分容納在外導體的孔中,同時小直徑部分從孔的端部突起。
因而,彈簧連接器的小直徑部分和大直徑部分一起發揮著柱塞的作用,并且柱塞被與彈簧連接器的大直徑部分一體化的彈性部分向上推動,使得此結構發揮著彈簧連接器的作用。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由于構成彈簧連接器的柱塞的內導體與彈性部分一體化,大直徑部分和小直徑部分(構成柱塞)和彈性部分(其為彈簧)彼此可靠地處于電氣導通中,使得可以在彈簧連接器中實現良好的電氣連接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沿著圖2中的線I-I所取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彈簧連接器的剖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彈簧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3A和圖3B各為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彈簧連接器的終端的立體圖,其中圖3A示出了移除電池的狀態,圖3B示出了裝配電池的狀態;
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彈簧連接器組安裝到彈簧連接器集合容器(group?container)的示例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AB株式會社,未經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AB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5098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