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健忘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50359.9 | 申請日: | 201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3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峰;王文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一和浦(北京)中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25/00;A61K31/125;A61K35/37;A61K35/5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健忘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健忘的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藥的治療健忘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健忘是指記憶力差、遇事易忘的癥狀,多因心脾虧損,年老精氣不足,或瘀痰阻痹等所致。常見于神勞、腦萎、頭部內傷、中毒等腦系為主的疾病之中。常表現為:思維邏輯混亂,語言表達不完全,前記后忘,體質不佳,精神不振等,嚴重時記憶力喪失,走錯家門,親友不辨,生活不能自理,性格變化暴燥無常或精神呆滯,近年臨床發病率有低齡化化且不斷上升的趨勢。
現代醫學針對臨床某一癥狀治療,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找不到合適的治療方法,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基于中醫治療健忘的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標本兼治,虛實并治,內外通調,緩急兼收,篩選出醒腦寧神、補腎填精、活血健腦、補血養心的天然植物藥,根據中醫理論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極小的治療健忘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上述中藥組合物加入制備不同的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例如崩解劑、潤滑劑、黏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制劑,例如可以是:丸劑、膠囊劑、片劑、散劑、顆粒劑或口服液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成本低廉、幾乎無毒副作用的治療健忘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所要的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途徑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健忘的中藥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熟地黃1~120份、生黃芪1~120份、黨參1~100份、白芍1~120份、山藥1~150份、益智仁1~120份、何首烏1~120份、杜仲1~50份、枸杞子1~50份、女貞子1~50份、鱉甲1~50份、龜板1~50份、芡實米1~100份、太子參1~30份、西洋參1~30份、蘇合香1~100份、零陵香1~100份、安息香1~100份、樟腦1~30份、石菖蒲1~100份、全瓜蔞1~120份、竹瀝1~50份、桔梗1~50份、靈芝1~50份、丹參1~50份、益母草1~100份、川芎1~50份、郁金1~50份、姜黃1~50份、神曲1~100份、麥芽1~100份、陳皮1~100份、枳實1~100份、沉香1~50份、香附子1~120份、烏藥1~120份、玫瑰花1~50份、黃芩1~100份、黃連1~50份、大黃1~50份。
優選為:
熟地黃30份、生黃芪30份、黨參20份、白芍20份、山藥30份、益智仁30份、何首烏30份、杜仲15份、枸杞子15份、女貞子15份、鱉甲15份、龜板15份、芡實米20份、太子參10份、西洋參10份、蘇合香20份、零陵香20份、安息香20份、樟腦5份、石菖蒲30份、全瓜蔞30份、竹瀝15份、桔梗10份、靈芝10份、丹參15份、益母草30份、川芎15份、郁金15份、姜黃15份、神曲30份、麥芽20份、陳皮30份、枳實20份、沉香10份、香附子30份、烏藥30份、玫瑰花15份、黃芩20份、黃連10份、大黃10份。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各組分的重量份用量還可以是:
檳榔1~50份、山楂1~50份、厚樸1~50份、蒼術1~50份、草果1~30份、砂仁1~30份、雞內金1~50份、天竺黃1~50份、前胡1~50份、貝母1~50份、九香蟲1~50份、土鱉蟲1~30份、白僵蠶1~30份。
優選為:
檳榔15份、山楂10份、厚樸15份、蒼術15份、草果10份、砂仁10份、雞內金15份、天竺黃15份、前胡15份、貝母15份、九香蟲10份、土鱉蟲10份、白僵蠶10份。
本發明的上述中藥組合物加入制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例如崩解劑、潤滑劑、黏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制劑,例如可以是丸劑、膠囊劑、片劑、散劑、顆粒劑或口服液等。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基于中醫五臟陰陽辨證綱領的創新思路,結合泰一和浦創新理論體系“萬病歸宗理論”、“五臟陰陽辨證綱領”、“三維守恒調控法則”和臨床治療“雙合原則”作為指導,結合疾病發生、發展及轉變的規律,按照創新藥物體系進行分類,形成以“五臟基本功能調整、陰陽平衡協調方”為君,“五臟主要病機調整方”為臣,“重大疾病治療方”為佐,“臨床基本癥狀對癥治療方”為使的中藥成藥“創新藥物體系”。
本發明所用的中草藥原料藥均可從中醫藥店購得,其規格符合國家醫藥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一和浦(北京)中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泰一和浦(北京)中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5035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