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及瓷磚磨槽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9816.2 | 申請日: | 2010-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9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尹育航;陶洪亮;周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D3/00 | 分類號: | B24D3/00;B24D3/34;B24B19/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瓷磚 金剛石砂輪 加工 方法 | ||
1.一種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包括基體(1)和磨料層(2),其特征是磨料層由以下體積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金剛石:10~20%,樹脂粉:50~65%,耐磨損劑:0~27.5%,脆化劑:0~5%,孔隙形成劑:5~12.5%,固體潤滑劑:0~2.5%,金屬氧化物拋光粉余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其特征是所述耐磨損劑為用碳化硼、碳化硅、碳化二鎢和白剛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
脆化劑為氧化鋯、氟鋁酸鈉、氟化鋁和氧化鈰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
孔隙形成劑為焦磷酸鈉、氯化鈉、氯化鈣和氯化鉀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
固體潤滑劑為二硫化鉬、二硫化鎢、石墨、氟化石墨、聚四氟乙烯和六方氮化硼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
金屬氧化物拋光粉為氧化鋁拋光粉、氧化鋯拋光粉、氧化鉻拋光粉、氧化鐵拋光粉和氧化鈰拋光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其特征是所述金剛石粒度分別為70目、320目、800目和1200目;
70目和320目的金剛石粒度對應的樹脂粉為聚酰亞胺樹脂粉;
800目和1200目的金剛石粒度對應的樹脂粉為改性酚醛樹脂粉和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粉的混合物,其中,混合物中的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粉的用量:改性酚醛樹脂粉的用量≤2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其特征是所述金剛石粒度為70目時,金剛石:12.5~20%,70目的碳化硅:0~12.5%,聚酰亞胺樹脂粉:50%,1000目的碳化硅:15%;氟鋁酸鈉:5%,焦磷酸鈉: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其特征是所述金剛石粒度為320目時,金剛石:10~20%,320目的碳化硅:0~10%,聚酰亞胺樹脂粉:50%,1000目的碳化硅:15%,氟鋁酸鈉:7.5%,焦磷酸鈉:7.5%。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其特征是所述金剛石粒度為800目時,金剛石:10~15%,800目的碳化硅:0~5%,改性酚醛樹脂粉:50%,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粉:5%,1000目的碳化硅為:10%,焦磷酸鈉:10%,聚四氟乙烯:2.5%,氧化鋁拋光粉:7.5%。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瓷磚磨槽的金剛石砂輪,其特征是所述金剛石粒度為1200目時,金剛石:10~12.5%,改性酚醛樹脂粉:55%,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粉:10%,焦磷酸鈉:10~12.5%,聚四氟乙烯:2.5%,氧化鋁拋光粉:10%。
8.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剛石砂輪用于瓷磚磨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在表面拋光好的陶瓷拋光磚表面磨出溝槽,對溝槽依次通過粗磨、細磨、精磨和拋光四道工序,在粗磨工序中采用金剛石粒度為70目的金剛石砂輪在陶瓷拋光磚表面磨出溝槽的深度,在細磨工序中采用金剛石粒度為320目的金剛石砂輪將溝槽的磨痕變細,在精磨工序中采用金剛石粒度為800目的金剛石砂輪將溝槽的磨痕去除且略帶光澤度,在拋光工序中采用金剛石粒度為1200目的金剛石砂輪繼續增加溝槽的光澤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981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單手操作強力夾鉗
- 下一篇:拋丸清理機緩沖抗磨損溜丸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