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及其成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48615.0 | 申請日: | 201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1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憲;但世群;張松峰;張振宇;李國華;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2 | 分類號: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 地址: | 21407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成形 車架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副車架及其內高壓成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汽車副車架均采用沖壓成形的鈑金件焊接而成,基于這種傳統結構,導致 存在以下問題:
在汽車設計過程中,由于動力布置形式(橫置、縱置)、懸架結構、動力系統和副車架的 間隙需要,使得傳統的副車架布置有困難,傳統的副車架縱梁采用沖壓成形的上下兩片焊接 而成,有時候為了增加副車架強度,在上下片之間需要增加輔助加強支架,這就增加了副車 架的開發模具,增加了設計開發周期和制造成本,也造成了模具的巨大浪費,一定程度上不 利于整車重量的減輕。
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傳統副車架由于強度的需要而引起零件的增加,必然引起模具、定 位工裝、焊接夾具的增加,不利于批量生產。
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副車架進行改進,使得在布置上、結構、功能、裝配、制造、工藝 上可行,大大提高設計開發速度,降低成本,降低整車重量,提高整車經濟性。
發明內容
基于以上背景技術,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使得整車 重量減輕、材料節省、產品模塊化、提高副車架整體強度、提高產品性能及精度,且在生產 過程中可減少半成品零件數量,減少焊接、機械加工與產品裝配工序等后加工處理,有效降 低生產成本、減輕整車重量、縮短加工周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副車架結構具有如下構成:
一種內高壓成形副車架,主體結構呈“井”字形,由兩個縱梁、一個前橫梁、一個后橫 梁焊接而成,縱梁是內高壓成形的管型結構,其剖切面呈中間小兩頭大的非規則形狀。前橫 梁是內高壓成形的管型結構,其剖切面呈恒定的規則形狀。左右兩縱梁和前橫梁、后橫梁上 下片先焊接在一起形成整體式框架,然后將加強板、擺臂支架、懸置支架、穩定桿支架通過 各自定位孔,焊接在副車架上,最后,將四個襯套套管焊接在副車架上,從而達到產品的尺 寸及形位公差要求。
副車架縱梁和/或前橫梁采用管件內高壓成形技術,適用于等厚度不同形狀的中空的結構 管件,方法是先將管材進行首道折彎工序,然后進行工序2拍扁,再進行第3道工序液壓成 形,即將經工序2處理的管材放在成形模具中,通過管件內部壓入高壓流體,并在管材的軸 向方向施加壓力補償管料,把管料壓入到模具腔體內成形,隨后是工序4即切邊、工藝孔的 處理,方法是對縱梁進行端部、定位孔的激光切割,最后道工序是清洗、表面處理等。
與傳統的上下片鈑金件沖壓成形再焊接的副車架相比,本發明的副車架在空間上更緊湊。 縱梁、前橫梁采用內高壓成形方法,區別于傳統的鑄造副車架和鈑金件上下片沖壓焊接技術, 可達到減少結構件零件數目、焊接工序并縮短裝配工序,達到減輕重量及降低成本的目標。
按照本發明的一種優選設計方案,副車架縱梁的橫截面至少局部是圓形或橢圓形,縱梁 也可以至少部分設計成三角形或長方形。
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底盤布置(發動機、傳動軸、穩定桿等)及與縱梁附近相關件的靜 運動間隙的需要,對縱梁橫截面更改,原則是:假定縱梁毛坯橫截面周長為L,經設計后, 縱梁橫截面周長為L1,那么了(L1-L)/L*100%所得的值應該小于或等于35%。
設計過程中,考慮到成形、焊接、裝配的需要,在每個縱梁的前后部位均設計有兩個定 位孔。
內高壓縱梁的強度Q,與其管件厚度h成一次方正比關系,與管件橫截面面積S成二次 方正比關系,所以在優化縱梁的強度Q的設計過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種方案:
1、改變縱梁的材料;
2、改變縱梁的厚度h;
3、改變縱梁的橫截面面積S。
本發明的副車架有益效果具體如下:
1、本發明的副車架與傳統副車架減輕了重量:與沖壓焊接件相比,內高壓成形縱梁、 前橫梁結構件可減少20%~30%;
2、本發明的副車架與傳統副車架相比,內高壓成形件通常僅需要一套模具,而沖壓焊 接件由多個沖壓件焊接而成,因此需要多套沖壓模具,故新發明的副車架大大縮短設計周期, 節約了模具開發成本,節省了生產投資,降低了產品的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增加了 汽車企業的利潤;
3、本發明的副車架與傳統副車架相比,減少半成品零件數量:在成形過程中可一次加 工出縱梁、前橫梁。與沖壓焊接件相比,副車架縱梁、前橫梁零件由4個減少到2個,方便 了底盤件的模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86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