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及制造方法和燃油分配管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8098.7 | 申請日: | 2010-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60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伍中宇;汪植亮;屈晨竹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55/02 | 分類號: | F02M55/02;B23K1/0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 地址: | 2012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氣囊 壓力 穩定 制造 方法 燃油 分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電子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及制造方法和燃油分配管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燃油分配管是在汽車電噴系統中用于輸送和存儲燃油的一個部件。該部件起著輸送和存儲燃油,并維持管內燃油壓力穩定的作用。燃油分配管包括主管及進油管、封蓋、噴嘴、壓力穩定器,壓力穩定器是燃油分配管中起穩定壓力作用的重要附件。
壓力穩定器通常有內置和外置兩種,常規內置式燃油分配管壓力穩定器為一個密閉的內部為常壓的氣囊式金屬腔體,該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封閉在燃油分配管主管內用于穩定管內燃油壓力。該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的常規生產方法是,通過電阻焊或激光焊等方式分別對一段橫截面為跑道型的不銹鋼管的兩端局部進行焊接得到,由于通過電阻焊或激光焊等方式進行局部焊接時跑道型不銹鋼管中的空氣受熱很少,所以制造得到的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其所形成的密閉氣囊式金屬腔體內為大氣常壓。
在燃油分配管的制造過程中,通常需要將不銹鋼材質的進油管、噴嘴等附件同不銹鋼材質的主管通過超過1000℃的高溫銅釬焊安裝在一起,但是常規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的密閉氣囊式金屬腔體內為大氣常壓,無法耐受釬焊時的高溫,所以常規的燃油分配管的制造過程是,先將除封蓋外的不銹鋼材質的進油管、噴嘴等附件同不銹鋼材質的主管通過高溫銅釬焊安裝在一起,然后將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通過主管的封口置于主管中,再將封蓋通過電阻焊或激光焊等方式焊接于主管的封口,從而將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集成到燃油分配管中。
可見常規的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在集成到燃油分配管中時,需要額外工藝制造,工藝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降低將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集成到燃油分配管中的工藝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該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為一個兩端封口的金屬密閉腔體,所述金屬密閉腔體內在常溫下為負壓,在高溫下為大氣常壓。
所述高溫溫度可以為450℃、1125℃、或1450℃。
所述金屬可以為不銹鋼。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在一段金屬管的兩端放置釬焊料并壓緊;
二.將所述兩端放置有釬焊料并壓緊的金屬管放入釬焊爐,進行高溫釬焊,得到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在釬焊過程中,隨著溫度的上升,所述兩端放置有釬焊料并壓緊的金屬管腔體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從金屬管端部縫隙排出,當釬焊爐內溫度達到釬焊料的熔點時釬焊料熔化流淌充滿壓緊的金屬管的兩端封口處,隨后經冷卻,金屬管的兩端封口處釬焊料凝固,形成一個在常溫下為負壓,在釬焊高溫下為大氣常壓的兩端封口的金屬密閉腔體。
所述步驟一,可以是在一段不銹鋼管兩端內分別放置一銅片,然后將不銹鋼管的兩端壓緊將銅片嵌入不銹鋼管的兩端內。
所述步驟一,也可以是先將一段金屬管的兩端壓緊,然后在壓緊的金屬管的兩端封口處涂釬焊料。所述金屬管橫截面可以為跑道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燃油分配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一金屬密閉腔體內在常溫下為負壓,在高溫下為大氣常壓的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放入燃油分配管主管內;
二.將包括封蓋在內的燃油分配管附件安置在燃油分配管主管上并放置釬焊料,將所述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封裝在燃油分配管主管內,然后放入釬焊爐,進行高溫釬焊,從而將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集成到燃油分配管中;在所述燃油分配管的釬焊高溫下所述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的金屬密閉腔體內為大氣常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另一種燃油分配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在一段金屬管的兩端放置釬焊料并壓緊;
二.將上述兩端放置有釬焊料并壓緊的金屬管放入燃油分配管主管,并將包括封蓋在內的燃油分配管附件安置在主管上并放置釬焊料,然后放入釬焊爐,進行高溫釬焊,得到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同時將內置氣囊式壓力穩定器集成到燃油分配管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809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