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開發過程中使用的抗扭拉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8042.1 | 申請日: | 2010-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189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峰;張平;楊瑩;樊逸斌;李剛;楊勇;杜小錦;田小彥;楊利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11/18 | 分類號: | B60G11/1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譚佐晞;劉華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張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發 過程 使用 拉桿 | ||
1.一種抗扭拉桿,包括:
用于將所述抗扭拉桿安裝到車輛上的支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別與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連接的第一傾斜邊框和第二傾斜邊框以及連接在所述第一傾斜邊框和所述第二傾斜邊框之間的縱向桿;可拆卸地安裝到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上的襯套外圈;
固定裝置;
限位塊,通過所述固定裝置可調節地安裝到所述縱向桿上;以及
硫化到襯套外圈上的主簧;
其中,開發過程使用時首先將所述主簧硫化在所述襯套外圈上,然后將所述襯套外圈可拆卸地安裝到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上;使用時通過調節所述固定裝置來改變所述限位塊到主簧的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呈半圓形,且所述第二端部呈圓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包括頂端和與所述頂端接合的本體,其中所述本體包括底部和從所述底部向外延伸的柄部,所述柄部通過所述固定裝置可調節地安裝到所述縱向桿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外圈是帶有缺口的圓環。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的頂端為圓錐形,且所述本體為T形。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為V形,其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接合形成了第一V形部和第二V形部,所述第二V形部朝向所述襯套外圈的缺口并與所述限位塊的頂端對準,所述第一V形部朝向與缺口的相對的一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是剛度能夠改變的橡膠主簧,其硫化地安裝在所述襯套外圈上。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的頂端能夠為梯形或者半圓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能夠為X形或者雙V形。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外圈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到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上。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為與螺母匹配使用的螺栓,使用時通過調節螺母來調整所述限位塊的頂端與所述主簧的第二V形部之間的間隙;固定裝置也能夠是插銷。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拉桿還包括橡膠凸塊,安裝在所述襯套外圈上并與所述主簧的第一V形部對準。
13.如權利要求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拉桿還包括襯套內圈,所述主簧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外側相切地安裝在所述襯套外圈上且它們的內側相切地安裝在所述襯套內圈上。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內圈的形狀能夠為中間帶通孔的蝶型、去掉尖端的扇形或者圓環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抗扭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具有與所述襯套內圈的外側輪廓相匹配的內側輪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804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鍋爐蒸汽回收裝置
- 下一篇:三曲拐六柱塞對峙式新型乳化液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