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寒草原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草地保護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47594.0 | 申請日: | 2010-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17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林而達;江村旺扎;王賀然;王寶山;高清竹;居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9/14;A01G13/00;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國城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寒 草原 地區 適應 氣候變化 草地 保護 方法 | ||
1.一種高寒草原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草地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a)將放牧草地分成三個部分:暖季放牧區、滴噴灌區和塑料薄膜矮棚滴灌區;
b)三種放牧區分別實施圍封和輪牧,邊補種邊放牧;
c)在牧民居住點附近設立滴噴灌區和矮棚滴灌區;
d)在滴噴灌區和矮棚滴灌區內,利用河湖水和暖季降水,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灌溉草地;
e)暖季草地的放牧方式和養護方式不改變,與當地原有的草地利用方式相同,但只在春、夏季即暖季放牧;
f)夏、秋季在滴噴灌區放牧,矮棚滴灌區內進行割草、再補播、圍封,暖季草場進行圍封、補播,采用原有養護方式;
g)秋、冬、春季在矮棚滴灌區放牧,滴噴灌區進行養護,暖季牧場繼續圍封;
h)牲畜糞便不做燃料,發酵處理后進行回田處理;
j)適當利用當地的太陽能和風能作為灌溉動力,高寒草原地區日照時間長、太陽年輻射量大,利用太陽能板,充分采集太陽能資源;高寒草原地區風力較大,在選擇建筑材料抗風性能的同時,充分采集風力資源;
k)根據實施地可持續畜牧業發展需求及氣候變化條件下高產牧草的水分供需差,計算出本方法灌溉水量及適應氣候變化減輕風險的能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矮棚滴灌區,是在天然草場上用無色透明塑料膜覆蓋成多個密封矮拱棚,即高度不超過0.5米的密封拱棚,間距≥0.4米;矮棚大致座北朝南,密封拱棚縱軸為東西向設置,各個拱棚南北向平行排列,結合當地日照,適當有一偏角;矮棚內滴灌設備沿矮棚走向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草地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矮棚滴灌區,
a)類似簡易溫室,但不同于溫室灌溉,是在滴灌的基礎上加設矮棚,?首先要滿足滴灌的基礎設施,即滴灌設施先固定;
b)矮棚滴灌區利用太陽能、風能供暖,提高棚內溫度,增種牧草,促進牧草生長;
c)在安裝矮棚時,矮棚的規格、材質或安放方法要使矮棚能抵住至少7級風,同時便于人工揭開矮棚;
d)棚外陽光充足或棚內溫度高時要適當揭開草簾,避免棚內的溫度過高和濕度過大;同時保證棚內外溫差不大,以免揭棚后牧草由于溫度突然劇烈降低而死亡;
e)棚內進行補播、施肥、生物防治鼠蟲害;
f)棚內3月和8月兩次補播,并于7月和11月兩次揭棚放牧或割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噴灌區,為噴灌、滴灌其中之一或組合。
5.如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草地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牧區均采用牲畜糞便回田處理。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方法的灌溉量,根據綜合現有氣候變化趨勢及模擬的未來區域降水變化情況——降水變化與溫度變化情況相對應,并結合草地對水需求的變化,預測出本方法能夠適應變化程度及減輕的風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75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