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以反方向授予進行調度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5256.3 | 申請日: | 2006-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52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阿諾·梅蘭;桑吉夫·南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4/06 | 分類號: | H04W7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劉國偉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系統 方向 授予 進行 調度 | ||
本申請是國際申請日為2006年9月12日,國際申請號為PCT/US2006/035698,發明名稱為“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以反方向授予進行調度”的PCT申請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申請號為200680041348.9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主張35U.S.C.§119下的優先權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5年9月12日申請的題為“SCHEDULING?WITH?REVERSEDIRECTION?GRANT?IN?WIRELESS?COMMUNICATION?SYSTEMS”的第60/716,449號臨時申請案的優先權,所述臨時申請案轉讓給本受讓人并在此以引用的方式明確地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大體上涉及無線通信,且更明確地說涉及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利用反方向授予。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布署以提供各種類型的通信;例如,經由此類無線通信系統可提供語音和/或數據。典型的無線數據系統或網絡向多個用戶提供對一個或一個以上共享資源的接入。系統可使用多種多路接入技術,例如頻分多路復用(FDM)、時分多路復用(TDM)、碼分多路復用(CDM)等。
啟用各種類型的通信的無線系統的實例包括無線局域網(WLAN),例如遵從IEEE802.11標準(例如,802.11(a)、(b)或(g))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WLAN。另外,引入了IEEE?802.11(e)來改進先前802.11標準的一些缺陷。舉例來說,802.11(e)可提供服務質量改進。
利用提供信道接入的技術的常規無線系統可允許特定站(例如,接入點、基站、用戶終端、移動終端、…)在指定時間周期期間傳輸數據。然而,當站在所分配的傳輸時間周期結束之前完成其相關聯傳輸時,此分配可導致信道的低效使用。因此,此項技術中需要一種改進此類調度無線系統中的效率的系統和/或方法。
發明內容
下文呈現對一個或一個以上實施例的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類實施例的基本了解。此概述并非所有預期實施例的廣泛綜述,且并不希望指明所有實施例的關鍵或重要元素,也不希望劃定任何或所有實施例的范圍。其唯一目的是以簡化的形式將一個或一個以上實施例的某些概念呈現為稍后呈現的較詳細描述的序言。
根據一個或一個以上實施例及其相應揭示內容,描述關于減少與調度時間周期相關聯的通信信道帶寬的浪費的各個方面,所述調度時間周期分配對特定站的信道接入。根據各個方面,描述便于提供和/或利用與調度信道接入有關的反方向授予的系統和方法。此類系統和/或方法可減少在一站完成數據傳輸之后且在所分配的周期結束之前未使用的信道時間量。
根據相關方面,一種無線通信方法可包含:接收為與傳輸機會相關聯的若干時間周期調度傳輸的多輪詢幀;根據所述多輪詢幀在第一方向上在調度時間周期中的與特定傳輸機會相關聯的一個特定調度時間周期期間傳送數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與所述特定傳輸機會相關聯的所述特定調度時間周期期間傳輸反方向授予,所述反方向授予使接受者能夠傳輸數據;以及接收在與所述特定傳輸機會相關聯的所述特定調度時間周期期間在第二方向上傳送的數據。所述方法可進一步包含:評估是否傳輸所述反方向授予;確定在與所述特定傳輸機會相關聯的所述特定調度時間周期中剩余的時間量;和/或確定在所述多輪詢幀中指示為發射器的站是否完成相關聯傳輸。所述方法可額外包含:評估是否在與所述特定傳輸機會相關聯的所述特定調度時間周期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期間使用所接收的反方向授予;評估在所述特定調度時間周期中剩余的時間量和獲得信道接入后將在第二方向上傳輸的數據量中的至少一者;和/或產生所述多輪詢幀,所述多輪詢幀是為所述若干時間周期的每一者指示與各自相應傳輸機會相關聯的信息的幀,所述信息包括發射站的識別碼、接收站的識別碼、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中的至少一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52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