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產生O-乙酰高絲氨酸的微生物和利用所述微生物產生O-乙酰高絲氨酸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4874.6 | 申請日: | 2010-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024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金素影;申容旭;許仁庚;金賢雅;徐昌一;金朱恩;孫晟光;李相穆;全成后;李漢珍;羅光鎬 | 申請(專利權)人: | CJ第一制糖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12N1/21 | 分類號: | C12N1/21;C12P13/04;C12R1/185;C12R1/19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吳小瑛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產生 乙酰 絲氨酸 微生物 利用 方法 | ||
1.一種能夠產生O-乙酰高絲氨酸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在所述菌株中引入并增強了:
(a)乙酰-CoA合酶基因(acs);
(b)編碼對CoA的反饋抑制具有抗性的泛酸激酶的泛酸激酶基因(coaA);或
(c)(a)中的乙酰-CoA合酶基因(acs)和(b)中的泛酸激酶基因(coaA)兩者。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通過利用新的啟動子或突變的啟動子或者通過增加所述基因的拷貝數來引入并增強所述基因。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新的啟動子選自由pTrc、pPro、pR和pL組成的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啟動子為pPro啟動子,所述pPro啟動子具有SEQ?ID?NO.9的堿基序列或其部分序列。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由基因coaA編碼、對CoA的反饋抑制具有抗性的泛酸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在第106位不同于野生型酶(NCBI-Gene?ID?948479)。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氨基酸序列在第106位為丙氨酸殘基,而不是所述野生型酶的精氨酸。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SEQ?ID?NO.8的氨基酸序列。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源自能夠產生賴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或蛋氨酸的菌株。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源自的菌株中引入并增強了:
(a)高絲氨酸乙酰轉移酶活性;
(b)天冬氨酸激酶或高絲氨酸脫氫酶活性;或
(c)(a)和(b)兩者。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源自保藏號為KCCM10921P的菌株。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a)的菌株為大腸桿菌CA05-0565(保藏號KCCM11023P)。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b)的菌株為大腸桿菌CA05-0564(保藏號KCCM11022P)。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中所述(c)的菌株為大腸桿菌CA05-0566(保藏號KCCM11024P)。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埃希氏菌屬的菌株,其屬于大腸桿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CJ第一制糖株式會社,未經CJ第一制糖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487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