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霧和免消毒便攜式鼻喉檢查內窺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4688.2 | 申請日: | 2010-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0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剛;駱永明;白龍;姚勝利;萬燕玲;馬紅章;馬福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233 | 分類號: | A61B1/233;A61B1/267;A61B1/07;A61B1/0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119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毒 便攜式 檢查 內窺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耳鼻喉科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
目前在耳鼻喉科的臨床上,基本還在使用頭鏡以及傳統精典的鼻喉內窺鏡 來做檢查。
但是頭鏡有以下不足:1、觀察角度受限;2、無法對病變作近距離的觀看; 3、不能將觀察到的東西數字化。
傳統經典的鼻喉內窺鏡也有以下不足:
1、由于圖像顯示系統龐大,只能用于醫院的腔鏡檢查室和手術室,在門 診無使用條件,也不方便移動,因此門診大夫只能要求患者在腔鏡室進行檢查。
2、傳統鼻喉鏡使用前必須經過高溫高壓或浸泡消毒,其最短消毒時間不 能低于半個小時。門診患者多,一個患者檢查完成后,另一位往往要等很長時 間才能進行檢查,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提前好幾天預約才可能輪到檢查,時效性 很差。
3、起霧:由于鼻喉腔道存在大量的人體水蒸氣,傳統窺鏡的光學傳像鏡 面表層容易凝結水氣,形成霧層,因此其使用前用加熱至六十度左右的生理鹽 水(浸泡液不能重復使用)浸泡鏡體部分十幾分鐘后再進入人體進行觀察,但 時間一長鏡體溫度下降后仍不能避免起霧;還有的防霧方法是防霧劑的使用, 但價格昂貴,使用成本高,且不方便。
4、有一些病人在做氣管插管的時候,由于病人本身氣道結構的特殊或者 氣管異物的存在,造成插管難度增加,這時候需要有可視喉鏡或支氣管鏡的幫 助,但目前市場上這兩種產品價格很高,而科室的使用率又很低,所以一直沒 有一個價格適當,又能滿足使用需要的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霧和免消毒的便攜式耳鼻喉檢查 用內窺鏡,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防霧和免消毒便攜式鼻喉檢查內窺鏡,其特殊之處是,包括手持式內 窺鏡;所述手持式內窺鏡包括鏡柄、可固定在鏡柄前方的鏡體以及套于鏡體外 的一次性套管,所述鏡柄包括依次連接的主前套、中套以及尾套;所述尾套內 部設置有軸流風機,所述尾套末端設置有可與外部顯示器、電源分別連接的電 連接器;所述尾套側壁設置有進氣口;所述中套內設置有CCD攝像機;所述主 前套內軸向并行設置有光學耦合組件、調焦裝置和發光組件;所述光學耦合組 件包括依次設置在CCD攝像機前端的耦合鏡頭和玻璃片;所述調焦裝置用于調 節光學耦合組件的光學共軛距;所述發光組件包括LED二極管;所述LED二極 管位于主前套的前端并向主前套前端外側發光;所述主前套內設置有可供LED 二極管散熱的散熱器;所述鏡體包括鏡體尾部、鏡體工作部分;所述鏡體尾部 包括可插入主前套的鏡尾套、設置在鏡尾套前端的鏡前套、設置在鏡前套上的 導氣孔;所述鏡體工作部分的尾端被固定在鏡尾套內;所述鏡體工作部分包括 外管、設置在外管內的傳像器件以及設置在外管前端用于接收外界光線的光學 接收組件;所述傳像器件的后端設置有保護玻璃,所述保護玻璃設置在鏡尾套 的后端面;所述傳像器件為傳像光纖或鋰透鏡;所述主前套前端設置有鎖緊帽, 所述鎖緊帽位于玻璃片的正前方;所述鎖緊帽可將鏡尾套和鏡前套固定在主前 套前端且使耦合鏡頭與傳像器件耦合;所述的一次性套管包括可套在鎖緊螺帽 上的后蓋、設置在后蓋前方的前蓋、固定在前蓋上的外套管、設置在外套管內 的內套管、用于密閉內套管前端的玻璃片、設置在前蓋內的導氣腔、設置在外 套管前端的導流蓋、設置在內套管和外套管之間的傳光光纖;所述導流蓋設置 在玻璃片的前方,所述導流蓋上設置有可向玻璃片外表面吹氣的開口,所述導 氣腔與導氣口相對接,所述導氣口、導氣腔、外套管和內套管間的空隙、導流 蓋上的開口構成熱氣通道;所述傳光光纖的前端與外套管的前端平齊,其后端 穿過后蓋和前蓋之間的空腔后開口于后蓋的端面,所述傳光光纖后端與主前套 上的LED二極管相對接。
上述光學接收組件包括物鏡鏡頭和凹透鏡片;所述物鏡鏡頭設置在鏡體外 殼頭部內且位于傳像器件的前端;所述凹透鏡片設置在鏡體外殼的前端端面, 所述凹透鏡片的中軸線與傳像器件的中軸線夾角為0度,所述物鏡鏡頭和凹透 鏡片之間設置有空腔;所述一次性套管上玻璃片的中軸線與傳像器件的中軸線 夾角為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經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468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