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44549.X | 申請日: | 2010-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318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梁凡;王員根;雷延強;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7/30 | 分類號: | H04N7/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深研專利事務所 44229 | 代理人: | 陳雅平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廣州市番***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換 自適應 編碼 方法 | ||
1.一種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在H.264或AVS編碼器中,變換編碼時采用變換基自適應的選擇方法,其特征在于對預測的殘差數據用全部有限個參數進行ICT后,再對量化的數據進行編碼性能的評估,選擇一個整體性能最優的變換基進行實際的變換編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ICT的整數變換矩陣由有限個整數唯一決定,這有限個整數稱為變換基,通過計算機搜索等方式可以得到許多變換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ICT由有限個變換基來決定,即變換基Ni,i=1,2,…,N,?N是個有限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這有限個變換基的選擇由通道(10)決定,(10)的輸入參數為能量集中能力(100)、計算復雜度(200)和變換結果的動態范圍(300),輸出參數為變換基為有限個變換基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有限個變換基N為27,分別是[25,21,14,5]、[24,21,15,4]?[19,15,9,3]、[15,15,10,3]、[15,12,8,3]、[14,12,9,2]、[12,10,6,3]、[10,9,6,2]、[9,8,4,3]、[7,4,3,1]、[6,6,3,2]、[5,3,2,1]、[3,2,1,1]、[9,10,5,3]、?[8,9,7,1]、[7,9,5,2]、[6,7,5,1]、[5,6,4,1]、[4,5,3,1]、[3,?1]、[7,?3]、[2,?1]、[5,?2]、[1,?2]、[9,?4]、[3,?2]和[8,?3],?用于8×8和4×4的ICT矩陣的生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自適應變換基的選擇是基于宏塊的,一個宏塊是由16×16個像素組成的矩形空間,對每一個宏塊的編碼都通過自適應選擇一個性能最優的變換基進行編碼。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通道(20)在有限個變換基N中命中一個整體性能最優的變換基進行ICT。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有限個變換基從編碼器端(A)到達解碼器端(B)可以通過隨碼流傳送通道(30)或事先約定的方式傳送通道(31)來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換基自適應的變換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命中的整體性能最優的變換基從A端到達B端,可以通過直接傳輸變換基通道(40)或傳輸變換基的索引號通道(41)的方式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454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