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猴腿蹄蓋蕨總黃酮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3862.1 | 申請日: | 2010-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0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冬梅;盛繼文;李鳳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冬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11 | 分類號: | A61K36/11;A61P9/12;A61P25/00;A61P15/00;A61P7/04;A61P19/02;A61P29/00;A61P31/16;A61P17/00;B01D11/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000 山東省濰坊市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猴腿蹄蓋蕨總 黃酮 臨界 co sub 萃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法,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猴腿蹄蓋 蕨總黃酮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蕨類植物又稱羊齒植物,是一群在種質和代謝產物方面均具有多樣性的孢 子植物,蕨類植物資源豐富,全世界約有12000種,中國有2600余種。藥用蕨類 植物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蕨類植物中含有的黃酮、萜類、酚類、多 糖等化學成分具有抗腫瘤作用,對多種腫瘤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猴腿蹄蓋蕨(Athyrium?Multidentatum(Doll.)Ching.)系蹄蓋蕨科 (Athyriaceae)植物,又名多齒蹄蓋蕨、猴腿菜、猴腿兒,是一種多年生蕨類 植物,其拳狀嫩葉和根狀莖可食用,春季采摘,可冷熗、涼拌或以肉絲炒食, 也可加鹽漬或曬成干菜,味道鮮美、風味獨特,是長白山地區的一種主要山 野菜。猴腿蹄蓋蕨不僅可以食用,也可藥用,為中藥貫眾的一個習用品種。猴 腿蹄蓋蕨根莖與全草均可入藥,味甘、微苦、澀涼,能安神、降壓、利尿、解 熱鎮痛、驅風濕等,并可驅蟲、止血、治蛇蟲叮咬等,是一類重要的“藥、食 兩用”蕨類植物,其營養成分和藥用功效與蕨菜相當。經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 頭昏、子宮出血、關節炎等癥,并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此外,猴腿菜中 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能促進骨骼發育和牙齒的形成,抑制病毒性感染等,特別 對嬰幼兒、孕婦營養的補充有很大意義。藥用蕨類植物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 有很好的抗菌、抗微生物、抗病毒、抗氧化、抗瘧、利尿、降壓和抗腫瘤等作 用。如中藥貫眾具有具有驅蟲、清熱解毒、利尿、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痢疾、 消腫止痛、外傷出血、驅蛔蟲、瘡毒癤腫及配伍治療各種癌癥等。
文獻檢索尚未發現對猴腿蹄蓋蕨黃酮提取方法的論文及專利報道。申請號 為200610135368.4的中國發明專利提出蕨類植物黃酮超臨界萃取方法:將粉碎 好的蕨根、莖、葉干燥粉末置于超臨界萃取缸中,用超臨界CO2為溶劑,60-90% 乙醇做夾帶劑,萃取壓力為8-50MPa,溫度35-50℃條件萃取,萃取時間3- 5h,并以烏蕨為例闡明具體操作步驟。由于黃酮類化合物極性相差較大,沒有 一種通用的適用于黃酮的超臨界萃取夾帶劑。上述專利給出蕨類植物黃酮進行 超臨界萃取時夾帶劑濃度、溫度、壓力的大致范圍,由于蕨類植物在地理生長 環境、科屬種類間的差異,導致蕨類植物在組織結構、化學成分組成及含量之 間存在差異,實際進行蕨類植物黃酮類化合物超臨界萃取時操作條件不同,按 照上述發明專利很難有效實施并獲得滿意萃取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出一種猴腿蹄蓋蕨總黃酮超臨界 CO2萃取方法,利用該方法萃取的總黃酮產率高,含雜質少。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猴腿蹄蓋蕨總黃 酮的超臨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干燥的猴腿蹄蓋蕨全草在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猴腿蹄蓋蕨全草 粉末置于超臨界萃取儀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濃度為60%-100%的乙醇做夾帶劑,采用連續 泵輸入方式加入乙醇,夾帶劑與溶劑的流量比為5-25%;
3)調節萃取釜,將萃取壓力控制在25-35MPa,溫度控制在40-50℃,CO2流量控制在5-20L/h,萃取時間3-5h;
4)將萃取后的猴腿蹄蓋蕨全草粉末置于分離釜中分離解析,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調節分離釜,使分離解析壓力控制在8-10MPa,溫度控制在40-50℃, CO2流量控制在5-20L/h,得褐色膏狀猴腿蹄蓋蕨全草總黃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乙醇的濃度為80%。
所述夾帶劑與溶劑的流量比為20%。
所述萃取壓力為30MPa。
所述萃取溫度為45℃。
所述萃取步驟中,CO2流量為15L/h。
所述萃取時間為5h。
所述分離解析溫度為45℃。
所述分離解析步驟中,CO2流量為15L/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冬梅,未經劉冬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38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組織相容性、長效抗感染的生物衍生材料及制備和應用
- 下一篇:導熱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