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生成漢字的方法以及鍵盤輸入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42674.7 | 申請日: | 2010-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3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金泰均;趙龍植;金成垠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泰均;趙龍植;金成垠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勝;俞波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生成 漢字 方法 以及 鍵盤輸入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總體上涉及用于生成漢字的方法以及其中所使用的鍵盤輸入設備,并且更具體而言,涉及如下形式的用于生成漢字的方法以及其中所使用的鍵盤輸入設備:其中,適當?shù)貙λ袧h字進行分解,將分解的結果分類成多個基本筆劃(每個基本筆劃包括一個筆劃)和多個符號(每個符號包括兩個或更多個筆劃),并在信息通信設備中使用基本筆劃和符號的組合來生成漢字。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包括不常用字的漢字有10,000個以上,而常用的漢字有約3,000至6,000個。漢字分為來自古代中國的繁體漢字以及通過將繁體漢字轉換成簡單的、易于使用的現(xiàn)代形式而形成的簡體漢字。繁體漢字現(xiàn)在在臺灣使用,而簡體漢字現(xiàn)在在中國大陸使用。在下文中,用語“漢字”將被用作指繁體漢字和簡體漢字這兩者的概念。
同時,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小學生標準中文字典中,有約230個節(jié)頭,節(jié)頭是作為各個部分的代表而出現(xiàn)在索引中的字形。節(jié)頭(常常稱為“索引關鍵字”、“分類符”、或“部首”)被用作用于基于字的結構來組織、分類和排列漢字的方法。更具體地,根據(jù)節(jié)頭,通過將每個漢字分成兩部分(如,右部和左部、上部和下部、內(nèi)部和外部、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或者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來提取組成部分,具有同樣含義的部分(與含義的分類有關的部分)的字被分組以及被放到一個節(jié)中,具有該節(jié)公共的、同樣含義的部分被放到索引中并被用作該節(jié)的節(jié)頭。節(jié)頭可以是單個字,但也可以是不常用的字。
如上所述由于漢字的數(shù)量很大,將漢字輸入到計算機中并在計算機中對它們進行處理是很困難的。除了這一問題,漢字還有如下問題:妨礙使用計算機進行有效文本處理的多個同音異義字以及文本標準化。相應地,雖然已經(jīng)深入進行研究幾十年并且存在幾百個各種方案,但使用計算機來輸入和處理漢字,特別是文本處理,大大妨礙了在中國方便地使用計算機。
最近可用的基于計算機的、用于輸入和處理中文的方法可以分類成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基于用于將方塊字分解成基本圖像單元的方法。將鍵盤上不同的按鍵分配給漢字的各個基本圖像單元。此后,可以基于基本圖像單元的組合、使用一個或更多個筆劃按鍵來輸入每個漢字。
這種方法包括在臺灣使用的倉頡方案以及在中國大陸使用的五筆方案。這種方法最大的缺點是,按鍵到漢字單元的分配是人工的。在倉頡和五筆方案中,需要有意地記住代碼的分配。然而,記住代表這些單元的按鍵是困難的且花費時間的。相應地,雖然此方法被專業(yè)輸入人員使用并且可以通過訓練有素的打字員使用來實現(xiàn)快速的輸入速度,但計算機專家和工作在其它專業(yè)的人以及普通人不使用這種方法。結果是,此方法在使用計算機的中國人口中使用有限。
第二種方法是除了專業(yè)打字員以外的所有人最廣泛使用的方法。此方法是基于英文字母表的語音輸入方法(例如,在中國大陸使用的拼音方案以及在臺灣使用的‘音標’或BPMF方案)。根據(jù)此方法,與10,000或更多個字相比只有約幾百個不同的語音音節(jié),一個語音音節(jié)對應于多個不同的漢字,例如,在普通話中,音節(jié)‘yi’可以對應于100或更多個漢字。為此,在將語音音節(jié)轉譯成漢字時,發(fā)生歧義的情況。為了處理‘同音異義字問題’,大多數(shù)語音輸入系統(tǒng)采用選擇方案。例如,在輸入了某個語音音節(jié)對應的英文字母表的字母之后,計算機顯示所有具有匹配讀音的可能漢字。如果相應的字有許多,則屏幕缺少足夠的空間來顯示所有可能的字,所以用戶需要上下滾動。相應地,使用此方法的漢字輸入速度只能很慢。
然而,此方法更大的問題是:因為使用了英文字母表,所以會損害文化獨立性。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本申請人提出了一種漢字生成方法,包括:適當?shù)貙λ袧h字進行分解,將它們分類成多個單位筆劃(每個單位筆劃包括一個筆劃)和多個符號(每個符號包括兩個或更多個筆劃),并使用單位筆劃和符號中的任何一個或者其組合在信息和通信設備中生成漢字中的每個漢字,其中,為了便于這一點,將單位筆劃和符號分類成在鍵盤上直接表示的顯式字部分以及不在鍵盤上直接表示的隱式字部分,并將該方案在韓國專利申請No.2009-34289(申請日:2009年3月20日)中進行了申請(在下文中,將在該申請中公開的發(fā)明稱作‘在前發(fā)明’)。
發(fā)明內(nèi)容
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通過改進本申請人的在前發(fā)明而實現(xiàn)的用于生成漢字的方法以及鍵盤輸入設備,其可以通過較容易和較方便的鍵盤輸入來生成漢字并且可以應用于各種鍵盤輸入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泰均;趙龍植;金成垠,未經(jīng)金泰均;趙龍植;金成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267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shù)字數(shù)據(jù)處理
G06F3-00 用于將所要處理的數(shù)據(jù)轉變成為計算機能夠處理的形式的輸入裝置;用于將數(shù)據(jù)從處理機傳送到輸出設備的輸出裝置,例如,接口裝置
G06F3-01 .用于用戶和計算機之間交互的輸入裝置或輸入和輸出組合裝置
G06F3-05 .在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上,利用模擬量取樣的數(shù)字輸入
G06F3-06 .來自記錄載體的數(shù)字輸入,或者到記錄載體上去的數(shù)字輸出
G06F3-09 .到打字機上去的數(shù)字輸出
G06F3-12 .到打印裝置上去的數(shù)字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