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車刀銑削平面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41275.9 | 申請日: | 201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9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高云峰;劉元江;王國元;韋賀木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精密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C3/00 | 分類號: | B23C3/00;B23C5/2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 44266 | 代理人: | 陳琳 |
| 地址: | 51802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刀 銑削 平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零件平面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寬平面,高精度的用車刀在銑床上銑削平面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一般的平面加工都會采用圓柱銑刀或面銑刀來完成,但這兩種方式的刀具直徑不能做得很大,其中直徑相對能做得更大的是面銑刀,如附圖1示,但是直徑大于100mm的銑刀因為太重,如果在銑床上用作精加工,很難滿足寬表面零件高平面度的要求。另外,比如某些成品或半成品,零件在加工過程加工的不能加水冷,沒有水冷磨削方法加工該零件的材料又容易粘附在砂輪上,只能選擇銑削的方式來完成。
傳統銑削受刀具直徑寬度限制,多次走刀完成一個平面容易產生接刀痕,影響外觀及表面平面度質量,如果選擇超大型加工中心,會造成加工成本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出一種用車刀銑削平面的裝置,該裝置對平面的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好。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一種用車刀銑削平面的裝置,其包括機床主軸,該機床主軸上設置有夾頭,該夾頭上設置與其相適配的刀頭,其中:所述的刀頭上設置有一橫梁,該橫梁的一端設置有車刀,主軸轉動帶動刀頭與橫梁旋轉,從而帶動車刀移動。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在刀頭上設置一橫梁,將車刀設置于橫梁上,車刀的中心距與高度容易調節,通過移動橫梁的位置滿足不同平面的寬度加工,車刀的旋轉覆蓋整個加工表面,達到加工平面的表面沒有接刀痕,容易獲得良好的平面度及外觀美觀的效果,此裝置的調節性靈活,對操作者無經驗要求,刀具更換方便,加工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在設備成本相對較低的銑床上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產品。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中平面銑削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平面銑削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裝置垂直于被加工零件時X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裝置垂直于被加工零件時X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各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2-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車刀銑削平面的裝置,其包括機床主軸9,該機床主軸9上設置有夾頭1,該夾頭1上設置與其相適配的刀頭2,所述的刀頭2上設置有一橫梁3,該橫梁3與刀頭1形成倒“T”字型結構;所述橫梁3的一端設置有車刀7,該車刀7通過鏍釘4鎖緊在橫梁上,機床主軸9轉動帶動刀頭2與橫梁3旋轉,從而帶動車刀7移動。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移動上述的“T”字型結構的X軸端面與Y軸的距離來改變車刀7刀刃的有效回轉直徑,最終達到旋轉刀刃所覆蓋所零件寬度的目的,同時加工過程中不存在接刀痕,加工表面的平面度及美觀都會有良好的效果。
如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刀頭2呈圓臺階形狀,其徑向開設有環形孔,該環形孔開設在圓臺階形狀最外邊的大圓柱表面上,與環形孔垂直的面上開有螺孔,所述的橫梁3穿過該孔并使用螺釘11鎖緊于刀頭2下方徑向中間位置上。
如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橫梁3端面設置有環形跑道形狀,該橫梁3的端部徑向開設有槽,該槽為斜方槽,該斜方槽內設置有一連刀桿5,所述的車刀7采用鏍釘6鎖緊在連刀桿5上,所述的斜方槽的側面設置有螺紋孔,所述的車刀桿5通過螺釘8與該螺紋孔鎖緊;在加工過程中,移動橫梁3讓車刀尖超出被加工零件10寬度的外邊,調好中心距,鎖緊螺釘11,如果有車刀7的一邊比另一邊明顯太長,則在橫梁3的另一端螺釘8處加鎖配重物,保持平衡,即可平衡車刀7的移動位置。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刀頭2或橫梁3所使用的材料為不銹鋼或經過調質處理的45#鋼為佳。
本發明實施例安裝好后從機床的正面如圖4所示,車刀尖高于被加工零件的上表面就可以開始機床主軸9旋轉,在橫向X的端面調好高度零點后就可以開始加工。當刀具磨損時只需松開螺釘6,更換車刀片7就可以繼續加工,操作簡單,穩定性好;車刀桿5的規格可以根據預估的每次吃刀量來選擇,被加工的零件材料確定所選的車刀7刀具材料,銑削的粗、精工序確定選擇車刀片的具體型號。
本發明除了上述實施例外,還有其他一些變形和改進,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只要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可作各種各樣的變化或修正也是顯然的,均應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精密機電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精密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127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