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聚酯擴鏈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40542.0 | 申請日: | 2010-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2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剛;王朝生;胡偉立;李喆;陳大鐘;陳向玲;丁文科;黃偉鋒;張軍;李羿;王炯;張歷;蔣漢雄;趙萬金;潘磊;王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63/91 | 分類號: | C08G63/91;C07D41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武春華 |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聚酯 擴鏈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新型聚酯擴鏈劑,其特征是:在苯環的鄰位分別含有o-(4,4二甲基噁唑啉)和丁二酰亞胺結構,其結構式為:
2.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酯擴鏈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摩爾比為1∶2~2.8的靛紅酸酐與2氨基醇按20g/L的比例溶解在氯苯中,ZnCl2作為催化劑,其加入量為靛紅酸酐與2氨基醇質量之和的0.08~0.20%,在100~120℃反應20~26h,將反應液去除氯苯溶劑后得到粗產物,重結晶提純得到噁唑啉苯胺;
b)將所得噁唑啉苯胺按45g/L的比例溶于乙醚中,待固體完全溶解后,加入丁二酸酐,丁二酸酐與噁唑啉苯胺摩爾比為1∶0.75~0.9,在室溫下攪拌反應2~6h,將反應產物過濾得到中間體,用于下一步合成;
c)將上一步所得的中間體、無水氯化鋅與硅藻土按質量比1.0∶0.3~1.2∶6.0~7.5混合均勻,碾磨至細粉末,在功率為380~800W微波輻照下,加熱5~20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后,加入乙酸乙酯溶出產物后,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濾液脫除乙酸乙酯溶劑,得到粗產品后,結晶即得新型聚酯擴鏈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054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變參數的發端寬帶信號的陷波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種西司他丁鈉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