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變圖文防偽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38830.2 | 申請日: | 2010-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4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畢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畢峰 |
| 主分類號: | G09F3/02 | 分類號: | G09F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激光 全息 效果 可變 圖文 防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激光防偽技術,具體是一種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變圖文防偽方法。
背景技術
激光全息技術是一種使用廣泛的防偽技術,該技術通過在標簽、硬盒或薄膜包裝、或薄膜包裝的拉線上制作具有激光全息的圖像而達到防偽的目的。這種其上具有激光全息圖像的標簽、包裝、或包裝拉線等載體,可以統(tǒng)稱為激光防偽標識。
現(xiàn)有的激光防偽標識在實踐中存在一些不足:常規(guī)的激光全息圖像是通過全息鎳版在聚酯膜上模壓而形成的,這種方式制作出來的激光防偽標識的激光圖像的版式或圖樣是非常有限的,只能用于重復的印刷相同的定版圖案。如果偽造者獲得了這些激光圖像的圖樣,就可以很快仿制出來。由此導致了傳統(tǒng)的激光防偽標識幾乎失去了防偽能力。
普通的電碼防偽技術采用相異數(shù)碼和圖形的形式進行防偽,如隨機數(shù)字,消費者通過撥打驗證電話后輸入隨機數(shù)字進行認證。但是這種技術中隨機數(shù)字自身沒有任何防偽技術,所以一般需要采用覆蓋的形式來掩蓋隨機數(shù)字。這種技術不僅工序復雜,而且覆蓋的形式幾乎沒有防偽能力,主要的防偽能力在于電話防偽系統(tǒng),但是現(xiàn)今的電話防偽系統(tǒng)的技術含量也不高,偽造者完全有能力進行復制或仿造。
因此提高傳統(tǒng)激光防偽標識的防偽效果是一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變圖文防偽方法,該方法激光數(shù)據(jù)的可變制作,通過該方法制得的激光防偽標識上的激光全息圖像各不相同,具有唯一性,或者也稱為相異性,因而具有更優(yōu)的防偽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fā)明所設計的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變圖文防偽方法,是通過在載體上形成具有激光全息效果和相異性的鏤空單元圖文來實現(xiàn)防偽,這種技術不僅保證了單元圖文的唯一性,而且單元圖文自身也具有防偽效果,仿造者無法通過普通的技術生產(chǎn)出具有激光全息效果、且能夠隨機變化圖文。采用這種技術的防偽包裝上甚至無需對單元圖文進行覆蓋,消費者直接可以通過肉眼識別單元圖文的真?zhèn)危部梢赃M步的通過電話和網(wǎng)絡查詢圖文的真?zhèn)危哂须p重防偽效果。
仿造者無法通過現(xiàn)有技術實現(xiàn)上述防偽圖文主要有兩方面的技術局限,其一是通過定版印刷激光效果的方式無法印刷變化的圖文,每一個變化都要重新制版,隨機圖文的方式更是的使得仿造者的造假成本居高不下。其二是可以印刷隨機圖文的印刷技術,如數(shù)碼印刷技術等,只能采用黑色或紅色等十分局限的油墨,顏色多樣化都無法實現(xiàn),更談不上激光鐳射效果了。本發(fā)明為了實現(xiàn)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變圖文,具體采用了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作單面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載體,載體由下而上至少包括基層、金屬層和透明光敏材料層,所述透明光敏材料層與金屬層粘結的一面為激光壓制面;
步驟二,采用數(shù)碼打印或數(shù)字印刷的方式在透明光敏材料層的同一面上打印或數(shù)字印刷透明油墨或彩色油墨,且打印或印刷的圖文單元具有相異性;
步驟三,對打印或印刷面進行高強度紫外線曝光,使未被透明油墨覆蓋的透明光敏材料層分解成堿可溶性;
步驟四,采用堿性溶液洗去未被透明油墨覆蓋的透明光敏材料層和其下的金屬層,使鏤空部分不具激光全息效果;
步驟五,按每個單元圖文為一單位對載體進行切割,切割后每個防偽單元只包括一個激光全息效果和相異性的鏤空單元圖文;
步驟六,將防偽單元應用于防偽包裝中。
本發(fā)明的載體可以是已經(jīng)壓制好激光效果的薄膜或紙,通過數(shù)碼打印或數(shù)字印刷隨機圖文,打印或印刷的透明油墨或彩色油墨能夠作為蝕刻的掩膜,保護其下的激光壓制效果不會在后續(xù)的處理過程中被蝕刻,保留激光鐳射效果。另一方面數(shù)碼打印或印刷的油墨不容易附著在金屬層上,因此本發(fā)明所采用的載體還具有一層透明的光敏材料層作為打印層,用于連接油墨和金屬層。之所以采用光敏材料的原因是具有打印的附著力和在其后能夠降解成為堿可溶性,方便后續(xù)的蝕刻工作。光敏材料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將降解成為堿可溶性,在進行堿洗的過程中可以連同金屬層一同被洗去,行程激光鏤空的效果,實現(xiàn)了在可變圖文上同時具有激光鐳射效果,具有很高的防偽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畢峰,未經(jīng)陳畢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8830.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