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層魚菜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8335.1 | 申請日: | 2010-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85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孟翔麟;張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孟翔麟;張建軍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K61/00;A01K63/04;A01K63/00;C02F1/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共生 工廠 循環 養殖 系統 | ||
1.一種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雙層設置的喜水植物種植裝置和鱘魚養殖裝置,在所述鱘魚養殖裝置與喜水植物種植裝置的一側設置微濾裝置、生物濾器,另一側設置水質調配池,所述鱘魚養殖裝置輸出的水經管道依次進入所述微濾裝置及生物濾器,再進入所述喜水植物種植裝置,由所述喜水植物種植裝置輸出的水進入所述水質調配池后,再循環回送至所述鱘魚養殖裝置,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還包括養殖系統排污處理裝置,所述排污處理裝置包括分別與所述鱘魚養殖裝置、微濾裝置、生物濾器底部連通的污泥池,及與所述污泥池連通的穩定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鱘魚養殖裝置包括有苗種孵化養殖裝置、幼鱘養殖裝置和成鱘養殖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還包括分別往所述苗種孵化養殖裝置、幼鱘養殖裝置、成鱘養殖裝置及生物濾器中輸入氧氣的供氧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種孵化養殖裝置采用底部和四壁光滑的亞克力浴缸作為池體,兩個池體為一組設在一磚砌殼體內,在所述殼體內、所述池體的底部設有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給水管道從所述池體底部延伸至所述池體一端上方,采用瀑布式給水,所述排水管道延伸至所述池體另一端上沿,與池體上設置的溢水孔連通,溢水孔前端設有防逃網,同時池體內設置有水位調節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幼鱘養殖裝置包括多個橢圓形池體,每個橢圓形池體的一端與給水管連通,另一端與排水管和排污管連通,所述排水管通過三角堰結構與橢圓形池體內部連通,實現排水;排污管與橢圓形池體底部的排污口連通,用于排出清洗橢圓形池體的污水和污泥。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鱘養殖裝置包括有多個成鱘養殖池,所述每個成鱘養殖池為呈外方內圓的池體,該池體中間是作為養殖區的直邊圓角池體,在所述直邊圓角池體外的四個方形角落形成四個角池,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角池,在所述第一角池與所述第二角池的中間設置與給水管道連通并能沿所述角池弧邊池壁切線方向為所述直邊圓角池體給水的給水口,所述第三、第四角池的內壁底部設置與所述直邊圓角池體連通的排水孔,在所述排水孔處設置防止鱘魚逃出的防逃網,同時所述第三、第四角池的外壁上沿設置三角堰排水結構;所述第一、第二角池的內壁底部分別設置與所述直邊圓角池體連通的通孔,在所述通孔處設置防逃網,并在所述第一、第二角池內置入能夠增加所述直邊圓角池體內水體含氧量的充氧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調配池在池體內依次區分成進水緩沖區、紫外線消毒區、水溫調控區和出水池四個區域,在所述紫外線消毒區內置入能使水體全部流經的紫外線消毒模塊,該紫外線消毒模塊為浸入式紫外線消毒器,由多根紫外燈管、石英套管、鋼體燈架、硅膠模座和防水電纜組成,每根紫外燈管內置在一根單獨的所述石英套管內,所述石英套管一端為閉口端,另一端由所述紫外燈管密封結構密封同時與所述防水電纜連接后固定在所述鋼體燈架上,所述石英套管的閉口端通過所述硅膠模座固定在所述鋼體燈架上;在所述水溫調控區內置入能夠進行冷熱交換的水管,在所述水溫調控區和出水池之間設置能夠使水以漫流方式進入所述出水池的擋水墻,所述出水池連接與所述鱘魚養殖系統連通的給水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魚和喜水植物共生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濾器包括一個池體,在所述池體內部由隔墻分隔成兩個以上的依次連通的區域,在每個區域內填置用于微生物著床的生物載體,并在兩相鄰區域之間形成水流上下往復流動的路徑,使水流上下折返地流經每個區域內的生物載體,利用所述生物載體上附著的微生物對流經的水體進行生物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孟翔麟;張建軍,未經孟翔麟;張建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833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