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內燃發動機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6770.0 | 申請日: | 201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9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中山利明;田中均;中林勝彥;鈴木雄策;佐藤修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電裝 |
| 主分類號: | F02M25/07 | 分類號: | F02M25/07;F02D21/08;F02B37/00;F01N3/2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內燃 發動機 富集 氣體 供給 裝置 | ||
1.一種用于內燃發動機(3)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1),所述裝置包括:
將一部分廢氣從所述發動機的排氣道(10)引入所述發動機的進氣道(9)的旁路通道(22);以及
布置在所述旁路通道中的氣體分離薄膜(23),其中
所述氣體分離薄膜被配置為將二氧化碳從被引入所述旁路通道中的廢氣中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產生所述氣體分離薄膜的供給側和滲透側之間的壓力差的負壓發生器(28、40),其中
所述負壓發生器布置在所述氣體分離薄膜的滲透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通道具有L形的連通管(30),所述連通管(30)具有朝向所述排氣道的下游側開口的進氣口(31),以及
所述旁路通道通過所述連通管與所述排氣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在所述排氣道中產生漩渦流的漩渦流發生器(35),其中
所述漩渦流發生器在所述排氣道中位于所述連通管的上游側,以及
所述連通管的進氣口在徑向上位于所述排氣道的大致中心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產生漩渦流的多個漩渦流發生器(35),其中
所述排氣道具有多個小通道(36),所述小通道(36)分開以大致平行于廢氣的流向延伸,以使得廢氣被分配到所述多個小通道中,
所述連通管的進氣口朝向每個所述小通道的下游側開口,
所述連通管的進氣口在徑向上位于每個所述小通道的大致中心位置,以及
所述漩渦流發生器在每個所述小通道中位于所述連通管的上游側。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氣道具有彎曲部分(37),以及
所述連通管與所述排氣道的彎曲部分的下游側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負壓發生器是增壓器(40),以及
所述增壓器具有
由流經所述排氣道的廢氣的能量驅動的渦輪(41),以及
由所述渦輪驅動的壓縮機(42)。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富集氣體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打開或關閉所述排氣道的閥(43),其中
所述旁路通道在分支點處從所述排氣道上分支,以及
所述閥在所述排氣道中位于所述分支點的下游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電裝,未經株式會社電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67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然能回收系統用減速裝置
- 下一篇:用于紐扣自動供給機的紐扣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