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麥蟲產業化生產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6602.1 | 申請日: | 201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01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葉柱良;邱寶利;鄺集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柱良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A23K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麥 產業化 生產 方法 | ||
1.一種大麥蟲產業化生產的方法,包括種群的選育及培養,幼蟲飼養,蛹期管理,成蟲飼養,卵的孵化的基本步驟,其特征在于:
1)種群的選育及培養包括以下步驟:
a提純:挑選出體形健壯飽滿、行動活潑、迅捷,色澤鮮亮,黃褐色,粗細均勻的成年幼蟲待羽化成蟲后進行等數量按一定雌雄比例分組培養,選取產卵量高的孵化后幼蟲即較優種源進行增強飼料營養和定期間隔高溫差的強化飼養,將抗逆性強的個體留下;
b雜交:將提純后的種源編組組合進行多級雜交,每級雜交后只篩選增重率和繁殖率較高的優良種源;
c復壯:將雜交后獲得種源,通過提高營養、均衡營養,添加蜂皇漿及卵磷脂等物質,得到優良、穩定遺傳的種群;
2)幼蟲飼養采用恒溫恒濕配合喂養人工飼料,每5~7天清理蟲糞后,喂養飼料1次,每次喂養飼料按照大麥蟲體重的1∶1.5~2投入人工飼料a,所述人工飼料a包括配比為1000∶3~1000∶5的混合物a和混合物b,其原料組份按照質量百分比為:
混合物a:秸稈粉50~70%,豆渣15~20%,玉米粉15~20%,肉骨粉或魚粉5~10%,添加劑0.5~1.5%;
混合物b:多種益生菌;
3)蛹期管理:在蛹到羽化期,控制溫度為18~30℃,濕度為60~90%,每3~5天對空氣消毒;
4)成蟲飼養采用恒溫恒濕,雌雄比例為2∶1左右,配合早晚交叉喂養兩種人工飼料,所述人工飼料為精料和青飼料,所述精料和青飼料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為:
精料:大豆粉20~30%、玉米粉20~30%、次粉25~30%、魚粉15~18%、添加劑3~4.5%;
青飼料:瓜果、蔬菜類;
5)卵的收集與孵化:在產卵篩下的產卵盤內鋪一層0.5~1cm厚經消毒的細麥麩作產卵床,5~7天后,把產卵篩拿起,重新放到加有產卵床的新產卵盤內。在換出的產卵盤上撒一層薄薄的細麥麩,集中疊放在產卵房內孵化,溫度控制在18~32℃,濕度60~9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麥蟲產業化生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人工飼料a的配制還包括:將所述混合物a、混合物b加到攪拌機內混合,并邊攪拌邊加水,加水量為以手捏料,料不滴水,松手即散為宜,將攪拌好的料放在膠袋或窖槽中封密放置,存放3~5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麥蟲產業化生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產卵盤為長60cm,寬40cm,高9.5cm的塑料方盤,所述產卵篩為長58cm,寬38cm,高6.5cm,內框光滑,底部為8~10目網格,每只產卵篩投放1200~1500只成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麥蟲產業化生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蟲飼養所用飼養設備包括:
飼養架:木或鐵架,1.6cm高,40cm寬,共8層,每層高20cm,架長據房間而自行設計設定;
飼養盤:60cm長,40cm寬,9.5cm高的塑料方盤,所述飼養盤包括10~50目的鐵絲或尼龍絲網的網篩,所述飼養盤的每盤蟲的密度控制為1.2~1.6kg/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柱良,未經葉柱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66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月餅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特種野豬的培育方法及配套飼養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