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ED照明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36141.8 | 申請日: | 2010-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07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05 |
| 發明(設計)人: | 程德詩;李晟;鄭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三思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嘉善晶輝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23/00;F21V19/00;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煒 |
| 地址: | 2011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照明 單元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照明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LED照明單元的結構。
背景技術
LED成為照明燈具的光源已逐步普遍化,但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其散熱問題。為此,本申請人在申請號為2010201392591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LED照明單元,該LED照明單元不僅打破傳統做法,不含印制電路板,減少熱阻,提高散熱效率,而且不需要復雜的程序對散熱器表面進行大面積的工藝處理,提高生產效率。但由于兩個電極在插入散熱器中部空腔時,容易發生搖晃和移動現象,并且經過注塑工藝,也比較容易導致電極移位,造成絕緣不佳,影響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LED照明單元,在提高散熱效率的同時,更加具有實用性和可行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LED照明單元,包括LED光源和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的熱沉和正負管腳分別連接在兩個金屬電極的上端面,在兩個金屬電極的上端面以及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相互連通的小孔,兩個金屬電極之間留有縫隙并被非導電套環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為一體的兩個金屬電極插入散熱結構中部的空腔內,從金屬電極上端面開設的小孔內注入的絕緣物質將電極和散熱結構之間絕緣并固定為一體,所述金屬電極下端的電極引腳從所述散熱結構的下端面伸出。
所述散熱結構與所述金屬電極之間注入導熱膠體。
所述套環包括套住兩個電極下部引腳的套環和套住兩個電極上部的套環。
所述套住兩個電極上部的套環內壁設置有檔塊。
所述套環是用尼龍制成的。
所述金屬電極是由銅制成的。
所述金屬電極是由鋁或鋁合金制成的,在其焊接LED光源處電鍍一層銅。
當所述LED光源為熱沉和負極管腳連接的形式時,熱沉焊接在金屬負電極上;當所述LED光源為熱沉和正極管腳連接的形式時,熱沉焊接在金屬正電極上,當所述LED光源為熱沉不與任一管腳相連的形式時,熱沉可以焊接在任一金屬電極上。
所述不與LED光源熱沉焊接在一個電極上的管腳通過一根引線與另一金屬電極連接。
所述焊接LED光源熱沉和其中一只管腳的金屬電極的表面積大于焊接LED光源另一只管腳的金屬電極的表面積。
本發明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公開的LED照明單元,將兩個電極先用非導電套環固定套在一起,并在電極表面設置若干相互連通的小孔,這樣,首先可以保證兩個電極之間不會發生移動現象。當兩個電極插入散熱結構中時,由于非導電套環的外徑比電極外徑大,非導電套環緊密接觸散熱結構,這樣,又可以保證電極與散熱結構之間位置的固定。然后通過在電極上端面上的小孔內注入導熱膠體,導熱膠體從每個連通孔注入兩個電極之間以及電極和散熱結構之間的縫隙內,填充導熱膠體后,電極和散熱結構就彼此絕緣并且固定形成一體。導熱膠體的導熱系數也遠大于注塑材料的導熱系數,更有利燈具散熱,并且不需要對散熱結構進行復雜的表面絕緣工藝處理,在生產上更具有實用性和可行性。
附圖說明
以下通過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發明照明單元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3是圖1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4是圖1實施例中散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圖1實施例中非導電套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實施例中金屬電極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金屬電極與圖5套環配合示意圖;
圖8是圖2沿A-A向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8所示,本發明所公開的LED照明單元,包括LED光源1和散熱結構2。散熱結構2為中間帶有空腔21,周圍由散熱齒22形成若干散熱通道23的鋁合金結構,如圖4所示。兩個外表面開設有若干相互連通的小孔3的銅電極,如圖6所示的正電極4和負電極5被上下兩個尼龍套環6、7套在一起,兩個電極之間留有縫隙。上套環6的環內設置有擋塊61,用于定位金屬電極。下套環7的上端面中心開設有圓孔71,下端設置有兩個套腳71,用于電極引腳41和51從中穿過并固定。將這兩個電極插入散熱結構2中間的空腔21內,如果由于套環與散熱結構2的側壁摩擦力大插入比較困難時,可采用沖壓方式。正電極4和負電極5下端的電極引腳41和51從散熱結構2下端的電極引出孔24伸出,用于連接外接電路。通過金屬電極上端面上的小孔3注入導熱膠體8,導熱膠體8從互相連通的小孔3內注入電極4、5之間以及電極4、5與散熱結構2之間的縫隙內。填充了導熱膠體8以后,電極4、5以及散熱結構2三者固定為一體形成LED照明單元。在散熱結構2的下端面中間位置開有一個安裝定位孔25與下套環7中間開設的圓孔71對應,用于安裝固定LED照明單元用。在兩個金屬電極的上端面上,分別焊接LED光源1的熱沉以及正負極管腳。本實施例中,LED光源1屬于熱沉和負極管腳相連的形式,則將熱沉和負極管腳焊接在負電極5的上端面,正極管腳上焊接一根引線9,該引線9跨接在正電極4的上端面。由于大部分熱量要通過熱沉傳導到負電極5,再傳導到散熱結構2上,因此,負電極5的表面積要大于正電極4的表面積。本發明中金屬電極也可采用鋁或鋁合金,為了焊接,在鋁或鋁合金的焊接面上電鍍一層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三思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嘉善晶輝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三思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嘉善晶輝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61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