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底板巖層裂隙分布同步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36054.2 | 申請日: | 201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8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譚云亮;趙同彬;張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 | 分類號: | 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10 山東省青島經***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板 巖層 裂隙 分布 同步 探測 方法 | ||
1.一種底板巖層裂隙分布同步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第一步:在地下巷道內設置水箱,水箱的出水軟管上串接一水流量表和水流量控制開關;在巷道內布置坑道鉆機和泥漿泵;
第二步:用坑道鉆機沿著垂直于巖層層面方向進行鉆孔,在鉆孔的過程中打開水流量控制開關,讓水通過出水管自動流入正在打鉆的鉆孔中,并邊鉆孔邊注水,控制注水量,使鉆孔注水平面與鉆孔口持平;
第三步:在邊打鉆孔邊注水過程中,時刻記錄鉆頭所在位置和該位置對應的水流量;
第四步:當發現鉆孔中的注水量突發性增大時,記錄好增大后的水流量值和鉆頭所在位置,取出鉆心,并關掉水流量開關,停止鉆進,然后開動泥漿泵封堵漏水裂隙;
第五步:封堵完后,重新繼續向下打鉆,重復步驟二、三和四過程,直至鉆探到設計深度為止;
第六步:根據鉆孔不同深度和對應的水流失量大小,繪制鉆孔內不同位置水流漏失速度圖,由此最終確定出不同深度巖層破裂或裂隙發育程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605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