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自行車的輪圈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35585.X | 申請日: | 2010-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05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世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瑩信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1/00 | 分類號: | B60B21/00;B05D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蘭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車 輪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自行車的輪圈。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人強調健康休閑,許多人會利用假日騎乘自行車出游,更由于現(xiàn)今油價飆漲且溫室效應益發(fā)嚴重,于是有越來越多人響應綠色環(huán)保而使用自行車作為通勤上班、上學的交通工具。
有鑒于此,自行車的騎乘安全當須更加重視。在自行車的零組件中,挑選性能優(yōu)異的剎車系統(tǒng)不僅能提升運動性,更能確保安全。一般目前常用的自行車剎車系統(tǒng)可分為夾剎及碟剎兩種,其中,夾剎因其重量輕便且單價較低而被廣為使用。再者,夾剎是通過剎車片與輪圈的剎車邊摩擦而致減速的功效。在長陡連續(xù)下坡路段時,夾剎系統(tǒng)易因剎車片與輪圈的剎車邊摩擦產生高溫致使輪圈刮傷、損裂,嚴重者甚至可能會造成內胎爆裂或剎車失靈等風險。因此,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除亟思改良現(xiàn)有剎車片之外,如何提供一種耐高溫、耐磨損的自行車輪圈亦為業(yè)界亟待克服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即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自行車的輪圈。該輪圈是由復合材質所制成并具有兩個對應的剎車邊,該剎車邊的外緣具有氟塑料層。其中,該兩個煞車邊是先通過噴砂處理以除去煞車邊上的離形劑,而后在溫度約為100℃的條件下將選自由聚四氟乙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所組成的族群的其中一原料噴涂于該煞車邊上令該原料附著于煞車邊上的厚度不小于0.4公分,而后逐漸升溫令該原料定型于該煞車邊上,形成該氟塑料層。
如上所述自行車的輪圈,其中,該兩個煞車邊經噴砂處理后,可再經研磨處理令其表面平整。
如上所述自行車的輪圈,其中,該原料可在100℃的溫度條件下,通過至少兩次噴涂過程涂布于同樣加溫至100℃的輪圈煞車邊上。
如上所述自行車的輪圈,其中,該原料噴涂于該煞車邊上后,可在100℃下靜置30分鐘,后加溫至110℃并靜置10分鐘,后加溫至120℃并靜置35分鐘,后加溫至140℃并靜置40分鐘,后加溫至160℃并靜置30分鐘,最后加溫至180℃并靜置60分鐘,以形成該氟塑料層。
如上所述自行車的輪圈,其中,在形成氟塑料層后,該輪圈的外表面是由含氟塑料層區(qū)域及不含氟塑料層區(qū)域所組成,其中該不含氟塑料層區(qū)域可進行表面處理。
如上所述自行車的輪圈,其中,該原料中可混摻有鈦金屬。
由于本發(fā)明的自行車輪圈的剎車邊外緣具有一氟塑料層,可有效減緩因過度摩擦而產生高溫的情形,因此可增加自行車夾剎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而提升自行車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輪圈的立體示意圖。
圖2A及圖2B為輪圈的局部立體圖,且圖2B所示的輪圈的剎車邊上具有氟塑料層。
圖3為圖2B輪圈的剖面圖。
圖4為本發(fā)明輪圈的另一實施方式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輪圈?????????????????11:溝槽
10:剎車邊??????????????20:氟塑料層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耐高溫、耐磨損的自行車輪圈。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fā)明的輪圈的立體示意圖。其中,自行車的輪圈1是由復合材質,例如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克維拉纖維所制成,并具有兩個對應的剎車邊10,該剎車邊10是用以與一夾剎系統(tǒng)的剎車片(未繪示)夾合摩擦以達減速的功效。并且,兩剎車邊10的外緣分別具有一氟塑料層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瑩信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瑩信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558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