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接線性衰減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35390.5 | 申請日: | 201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3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莊敏霞;李學準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光太光通訊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無錫市新區泰山路2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線 衰減器 | ||
1.一種冷接線性衰減器,包括衰減光纖(12),所述衰減光纖(12)的兩端均設有連接管(17),所述衰減光纖(12)的端部均伸入對應的連接管(17)內,并與連接管(17)固定連接;其特征是:所述連接管(17)對應于設有衰減光纖(12)的另一端均設有插芯體(6),所述插芯體(6)的一端伸入連接管(17)內,并能夠在連接管(17)內滑動;連接管(17)內對應于衰減光纖(12)的端部設有光纖匹配液,所述光纖匹配液包圍衰減光纖(12)的端部;連接管(17)對應于設置光纖匹配液的側壁設有排氣孔(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插芯體(6)對應于伸入連接管(17)的另一端設有第一插芯尾柄(5)與第二插芯尾柄(18),所述第一插芯尾柄(5)、第二插芯尾柄(18)均與插芯體(6)固定連接;第一插芯尾柄(5)、第二插芯尾柄(18)對應于設置插芯體(6)的另一端設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與插芯體(6)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插芯尾柄(5)上設有第一插芯腔體(4),所述第二插芯尾柄(18)上設有第二插芯腔體(13);所述第一插芯腔體(4)的一端嵌置在第二插芯腔體(13)內,并與第二插芯腔體(13)緊固連接;所述第一插芯尾柄(5)對應于設有插芯體(6)的另一端穿入第一插芯腔體(4)內,并與第一插芯尾柄(4)緊固連接;所述第二插芯尾柄(18)對應于設有插芯體(6)的另一端穿入第二插芯腔體(13)內,并與第二插芯腔體(13)相緊固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插芯腔體(4)與第二插芯腔體(13)上均設有定位槽(9),所述定位槽(9)與第一插芯腔體(4)、第二插芯腔體(13)相連通;定位槽(9)內嵌置有插芯推(3),所述插芯推(3)下部的固定孔(8)分別與第一插芯腔體(4)、第二插芯腔體(13)同軸心。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插芯腔體(4)與第二插芯腔體(13)上均設有安裝槽(16),所述安裝槽(16)與第一插芯腔體(4)、第二插芯腔體(13)相連通;安裝槽(16)內嵌置有壓接扭(2),所述壓接扭(2)下部的定位孔(7)分別與第一插芯腔體(4)、第二插芯腔體(13)同軸心,所述壓接扭(2)能夠在安裝槽(16)內滑動。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插芯腔體(4)對應于與第二插芯腔體(13)連接的另一端設有均勻分布的分割槽(15)。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插芯腔體(13)對應于與第一插芯腔體(4)連接的另一端設有均勻分布的分割槽(15)。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插芯腔體(4)對應于與第二插芯腔體(13)連接的另一端設有尾套(1),所述尾套(1)與第一插芯腔體(4)緊固連接,尾套(1)的端部設有連接通孔(14)。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接線性衰減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插芯腔體(13)對應于與第一插芯腔體(4)連接的另一端設有尾套(1),所述尾套(1)與第二插芯腔體(4)緊固連接;尾套(1)的端部設有連接通孔(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光太光通訊器件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光太光通訊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539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富硒有機肥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加工用刀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