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玻璃微粒合成用燃燒器及使用其的多孔質玻璃母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35182.5 | 申請日: | 2010-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17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吉田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3B8/04 | 分類號: | C03B8/04;C03B37/0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純 |
| 地址: | 日本東京市千***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微粒 合成 燃燒 使用 多孔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纖用玻璃母材的制造中所使用的玻璃微粒合成用燃燒器(以下, 僅稱為燃燒器)及使用其的多孔質玻璃母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先前,為了制造光纖母材,提出了各種方法。這些方法之中,因為使燃燒器或起始 構件相對地往復移動,而使燃燒器火焰中生成的玻璃微粒附著堆積于粗度約為50mmφ 左右的旋轉的起始構件上,來合成粗度約為250~350mmφ左右的煙灰(soot),將其于 電爐內進行脫水、燒結的外部汽相沉積法(outside?vapor?deposition,OVD法)可獲得比 較任意的折射率分布,并且可批量生產大口徑的光纖母材,所以得到廣泛使用。
先前,玻璃微粒堆積體合成時是使用同芯多管燃燒器,但這種結構的燃燒器不會充 分地進行玻璃原料氣體、可燃性氣體及助燃性氣體的混合,因此不會充分地進行玻璃微 粒的生成。其結果沒有提高產率且難以高速合成。
為了解決此問題,專利文獻1提出了在可燃性氣體噴出口(port)內以包圍中心的 原料氣體噴出口的方式配置小口徑助燃性氣體噴出口(以下,簡稱為小口徑氣體噴出口) 的多噴嘴(multi-nozzle)型燃燒器。
通常,小口徑氣體噴出口從連接在燃燒器的氣體導入口的主管分支成幾根~幾十根 小口徑管,具有相當的重量。因此,燃燒器在高溫下會由于管本身的重量而產生彎曲, 在燃燒器前端產生偏芯。作為防止這一問題的方法,專利文獻2提出了將小口徑氣體噴 出口與相鄰接的內管或者外管固定來防止彎曲或振動的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公平3-90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0-95623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由于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多噴嘴型燃燒器包括多個小口徑管,所以固定這些 小口徑管的固定部的結構極其復雜。
這樣,由于多噴嘴型燃燒器具有復雜的結構,所以每一根均由手工作業來制作。因 此燃燒器間的個體差異較大,會產生以下問題:由于燃燒器不同,所以存在小口徑氣體 噴出口前端易于附著玻璃微粒的燃燒器,或者堆積效率產生差異。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結構復雜的多噴嘴型燃燒器中,燃燒器間的個體差異 較小,且玻璃微粒的合成效率良好的玻璃微粒合成用燃燒器及使用其的多孔質玻璃母材 的制造方法。
發明內容
作為本發明的第一型態,提供一種玻璃微粒合成用燃燒器,其具備:玻璃原料氣體 噴出口;可燃性氣體噴出口,其以玻璃原料氣體噴出口為中心,配置在玻璃原料氣體噴 出口的外側;及小口徑助燃性氣體噴出口,其在可燃性氣體噴出口內,與玻璃原料氣體 噴出口呈同心圓狀形成1圈或多圈,配置為多個環狀;且配置在同一圈上的小口徑助燃 性氣體噴出口具有相互相同的焦點距離,各個小口徑助燃性氣體噴出口分別具有:從共 通的主管分支出來的氣體導入部、以及配置在與氣體導入部相反的端部跟氣體導入部之 間的固定部;并且,在將固定部的位置上的小口徑助燃性氣體噴出口的內徑設為D1、將 氣體導入部的位置上的小口徑助燃性氣體噴出口的內徑設為D2、將固定部及氣體導入部 的位置以外的小口徑助燃性氣體噴出口的內徑設為D3時,D1大于D3,并且D2大于D3。
而且,作為本發明的第二型態,提供一種多孔質玻璃母材的制造方法,其使用所述 玻璃微粒合成用燃燒器來制造多孔質玻璃母材。
所述發明的概要并未列舉本發明的所有必要特征。而且,這些特征群的次組合 (subcombination)也可以成為發明。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多孔質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的一例的概略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燃燒器的配設為1圈同心圓狀的小口徑氣體噴出口固定為環狀 的狀態的燃燒器前端部的概略橫截面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燃燒器的配設為2圈同心圓狀的小口徑氣體噴出口固定為環狀 的狀態的燃燒器前端部的概略橫截面圖。
圖4是圖2所示的燃燒器的概略縱截面圖。
圖5A是對小口徑氣體噴出口的固定狀態進行說明的概略圖。
圖5B是對小口徑氣體噴出口的固定狀態進行說明的概略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351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減震緩沖功能的電動缸
- 下一篇:一種煤礦機電設備電動機接線連接裝置





